逸生活附石菖蒲
附石菖蒲。即将菖蒲种于石上,一如山菖蒲在溪石上的状态,不假寸土。陆游种过这么一盆,用周长五尺的大铜盆,内置白色昆山石,石上植雁荡山菖蒲,水中养白色莲花,白绿相间,洁净出风尘之外。陆游为此作诗记之:《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然无复暑意睡起戏书》:“海东铜盆面五尺,中贮涧泉涵浅碧。岂惟冷浸玉芙蕖。青青菖蒲络奇石。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纱□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惊僮奴。觉来隐几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细乳。却拈燥笔写新图,八幅冰绡瘦蚊舞。”我没有海东铜盆,用了宜兴紫砂盆,没有昆山石,用了太湖石;没有白莲花,养了红鲤鱼。他是白绿相间,我是红绿相衬,他在酷暑,我在大寒。他降温分茶写图,我取暖摄影上网,也一乐也。 这类石上菖蒲,由高濂来摆,就用白石盘子作底,昆石菖蒲置上,再放红色玛瑙数十颗,红白绿三色。高濂的这一盘,视之为斋中之宝,特在《遵生八笺》中详细记录:“山斋有昆石蒲草一具,载以白定划花水底,大盈一尺三四寸,制川石数十子,红白交错,青绿间,日汲清泉养之。”我又依样制成一盆,放置北露台上,遇五十年一遇之北极寒流,连底冻住,成了冰菖蒲,冰裂雪沸之上尤自碧绿,让人震撼。友渔民作诗记之。幸有此友能诗,不枉菖蒲这百年一冻。 附石菖蒲法植菖蒲,最考量种者心性与品味。选什么样的石,先是一番较量。石质如透水性好自然利于菖蒲吸水,但透水性好的石头石质必然会差些,市面上有一种盆景专用的透水石,太过疏松,不具有石之审美感。羊肚石则差强人意。此石在石类收藏中,是不入品的石头,即便形态多样,有的似太湖石般奇窍玲珑,但其不够坚硬的石性,使它进不了藏石行列。前人用它来种菖蒲,算是物尽其用,灰白色衬托绿色,也是恰当的。 羊肚石中,南海的羊肚石像少年,种金钱菖蒲其上,就像种青春,清清爽爽简简单单那种明了。湖州卞山也出羊肚石,那里的羊肚石,褐色上附着青苔,皱皱巴巴里,青一片黑一片,老沉沉如暮年。张岱《快园道古》有记:“季祖廷尉公面麻奇丑,眼眶臃肿,痘瘢层沓,短髭戟张,见者失笑。陶庵七八岁时,廷尉喜置之膝上,捋其髭。廷尉曰:‘儿善属对,为我作须对。’陶庵曰:‘大人:美目深藏,桃核缝中寻芥子;劲髭直出,羊肚石上种菖蒲。’廷尉抚掌大笑。,”不知少年张岱所说的羊肚石是哪一种羊肚石,我愿意猜测是湖州卞山的羊肚石。卞山可不是一座简单的山,它虽然只是太湖南岸一座海拔仅多米的小山峰,但它是我故乡湖州的市山,也是文人画中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自从元代王蒙画过《青卞隐居图》后,也只有董其昌敢再画过《青卞图》。在这山上,瀑布飞流,草木葱茏,项羽的八千子弟练过兵,东吴皇帝孙皓煮过茶,石壁上有赵孟□与苏东坡的摩崖石刻。羊肚石并不是卞山的重点,整座山基本是由太湖石构成。宋徽宗艮岳中封王封侯的太湖石,大多来自卞山与周围众山。山中一径直达山顶,均为太湖石块,这种路曾经散布在整个太湖平原的所有小镇小城中,那种太湖白,我们叫“青”。羊肚石零零碎碎地躺在山脚下,当地人称为浮石,家中的水缸里会扔一块,可以吸附水面的浮灰,其余似也没用。浮石青石的来路不同,青石是碳酸岩,浮石是火山岩。太湖的成因,有一种说法是火山爆发后的沉积湖,也有一种说法是海洋的泻湖,浮石在卞山上的出现,一定有它不可解的秘密。对太湖成因好奇追踪过的我,种一盆卞山羊肚石山菖蒲,拉几枝卞山蕨一起,我种出来的,是太湖的来世今生之谜。 其实附石菖蒲的选石,大可不必纠结于石性的透水性上。只要找到合适形状的石块,或有陷,或有孔,能让蒲草固定,能让根系常浸水,甚至还可以用一条小布条,从底下衬盆里吸水到根系处就行。如果抛开了透水这一点,石头的选择范围就很广了,也可以重点考虑石质石性等品石上的审美要素。大自然中石头随脚可踢,大小种类可排出无穷组合,被视为花草界圣经的《群芳谱》中有论:“武康石浮松,极易取眼,最好扎根,一栽便活。然此等石甚贱,不足为奇品。惟昆山巧石为上,第新得深赤色者,火性未绝,不堪栽种……羊肚石为次,其性最咸,往往不能过冬。新得者枯渴,亦须浸养期年,使其咸渴尽解,然后种之。”巴拉巴拉,居然没有太湖石,我便不服。我看文震亨也不服,他在《长物志》里就说,昆山石最俗。那么亮瞎眼的白色,与绿草在一起,色彩比对上太过强烈,哪里如太湖石之灰,白灰青灰,灰得高级。且太湖石玲珑剔透,根系可以从孔眼中穿过到达蓄水盆,极有利蒲根生长蔓衍,我就不说它名列江南四大名石的皇家血脉了。以太湖石为例,取石几个要点,质地好、形好、颜色好,能易攀附吸水自然好,但最主要的是易得,取身边材料,万不可吃着碗里的看着人家锅里的。这碗里的吃法,已经够复杂了,将怎样形状的石头在怎样的位置上种上怎样大小的菖蒲置于怎样的盛水盆中再置于怎样的底座上再置于怎样的环境内,这是一道多么复杂的奥数题,答案只有一个:好看。方法千奇百怪,当然也无非盆、石、草相宜相得,所谓“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我是没法说明白了,我不是个中高手。 前人也不讲这个,他们只讲种植方法。《群芳谱》记:“昆山石必用酸米泔水浸月余,置庭中日晒雨淋。经年后,其色纯白,然后种之,篾片抵实,深水盛养一月后便扎根。”宋吴怿《种艺必用》记:“菖蒲,初种在圆石之上,一再移于好石之上,乃细而不□”。明高濂《遵生八笺》记:“种之昆石水浮石中欲其苗之苍翠蕃衍非岁月不可。往见友人家有蒲石一圆,盛以水底,其大盈尺俨若青璧,其背乃先时拳石种蒲,日就生意,根窠蟠结,密若罗织,石竟不露又无延蔓,真国初物也。”沈荫椿《微型盆栽艺术》记:“水性的玲珑拳石之上,年深日久,则愈生愈密,入夏后经多次剪短叶丛,叶片渐趋短细,尤其钱蒲类,衍生繁密,墩墩罗列,细碧洁净,分外逸致。”米泔水浸、篾片抵、移石、修剪等各种方法,似已经比菖蒲还好看了。附石菖蒲种植不易,菖蒲在山溪中虽能强劲附着于石头而生长,那是因为溪中一刻都没有断过流动的水。案上种植时最重要的,就是使根系处不能断水,我的方法为:将菖蒲植于石上后,用青苔护稳根系,将整块石头置于盆中,蒲根及水,日常添水于盆,数月后菖蒲根系即能附着在石上,渐渐沿伸至石底,便可移置合适的底盆上,造出所爱的景。 逸心阁扫一扫添加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yf/2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级干货十大常见疾病的中医用药经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