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法则72近视证治
白癜风病初期图片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88212.html近视证治 近视在现代相当普遍,不单是成年人近视,青少年,甚至小儿都近视。我记得我们小时在八十年代读书,一个学校很难有几个戴近视眼镜的,但现在却相当普遍了。看到满街的眼镜店,我就感觉特别的悲哀,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抗日战争时代那么艰苦,却看不到这么多近视的人,这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现代人近视与用寒凉药,喝冷饮,吃生冷水果等,把体内阳气伤了,有很大关系。 《证治准绳》讲:“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我们在临床观察到的近视患者,阳虚患者确实较多。比如今年治一六岁小儿,弱视,8月开学时检查是弱视,右眼0.5,左眼0.6,常腹泻,手足冷,不渴,但常喝冷饮,苔白腻。用附子理中丸加味。处方:人参0,白术0,炮姜0,甘草0,制附子15,山药0,山楂0,炒麦芽0,肉桂10,蜜丸2个,一次1丸,一日2次。服用半月,二诊检查右眼1.0,左眼1.2,不腹泻了。后再用前方加减又服半月,视力恢复正常。 钱光明医案:杨某,男,14岁,年6月10日初诊。患儿近来视力下降,年5月在校普察视力,双眼均为o.1,经本院眼科检查角膜透明,无水肿和云翳;晶体透明,眼底视盘清,A:F=2/,黄斑部光反射存在。排除眼科其它疾患,诊断为假性近视。后经同学介绍求治,余想五苓散为通阳化气利水之剂,似可缓解睫状肌水肿痉挛状态,询知渴欲饮水,查舌淡苔白厚,脉和缓,予五苓散: 处方:泽泻20克,猪苓、云苓、焦白朮各10克,桂枝8克(治疗中停用其它一切中西药),水煎服。5剂后自觉视力好转,上课可不戴眼镜,上方再予10剂。一月后复查视力:左眼为o.5,右眼为o.6,继服上方5剂,以资巩固。 按语:假性近视属中医“能近怯远证”,古人认为是阳微阴盛,以致阳被阴浸,光华发越于近,多用定志九或补肾药治疗。西医学认为假性近视为在校青少年的眼科多发病,多因不正确的看书引起睫状肌水肿痉挛,而失其调节的一种功能性变化,五苓散为通阳化气利水之剂,据报导有缓解睫状肌水肿痉挛的作用,故守本方而取效。 魏承朴医案:高某,女,6岁。右眼干涩两周,有感冒史,曾在他院治疗无效,l年月20日就诊。检查:右眼远视力o.6,近视力o.6/0cm。球结膜混合充血(十十),角膜中央见点状灰白色浸润,2%荧光素染色(十十),角膜知觉减退,KP(一),房闪(一)。兼见鼻塞流涕,恶风汗出,舌质谈红,苔白滑,脉浮缓。诊断:右眼单疤病毒性角膜炎。证属:右眼聚星障。治宜琉风祛邪,调和营卫,退翳明目。处方,桂枝、白芍各9克,生姜片,炙甘草克,大枣5枚,蝉衣6克,每日l剂,水煎服。服6剂,远视力o.8,球结膜充血减轻,角膜轻度混浊,2%目光素染色(十),鼻通涕止。又服5剂,远视力1.o,球结膜充血失,角膜透明,2%荧光染色(一)。追踪观察2年以上未见复发。 按语:聚星障属目障范畴,病变复杂,病情缠绵且易复发,严重者可致失明,临床尚无特效疗法。本案由感受风邪所致,其辨证眼目在于伴有汗出恶风、脉来浮缓等症。故用桂枝汤加蝉衣以祛风明目。若因其它原因所致目障者,则又当据证而论,灵活用药,不必拘泥。 魏承朴医案:牛某,男,45岁,干部。右眼视物变形变小月余,年2月14日诊。平素性急,发病前情志不舒。查见:右眼远视力0.6,近视力0.5/0cm。黄斑部水肿渗出,中心反光消失。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提示:右眼中浆(扩大型)。兼见性急易怒,胸胁满闷,口苦纳呆,口渴不欲饮。舌质暗,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右眼中心浆液性网膜病。中医证属:右眼视瞻昏渺(七情郁结型)。治宜舒肝健脾,活血利水。 处方:当归,白术,茯苓各12克,赤芍20克,川芎6克,泽泻10克,柴胡10克,郁金12克,夏枯草15克。 服6剂,右眼视力0.8,黄斑部水肿渗出大部吸收,中心反光散乱。守方又服6剂,右眼视力1.0,黄斑部水肿渗出消退,中心反光恢复,病瘥。追踪观察至今,未见复发。 按:魏氏报道,用本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网膜病51例,痊愈6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临床运用时,水肿重者,加大茯苓用量,肝郁重者,加柴胡,郁金。脾虚甚者,加党参,黄芪。 但临床其他医生在治疗近视方面也各有经验,暂录于下。以供参考。 肝胆湿热型:远视力差,而近视力好,大部分患者主诉有用目视物过久后,再看另一目标时需要稍停片刻才能看清的感觉,调节时间延长,有时可达10-20秒,甚或更长,有的为了看清远处物体,往往喜欢把眼睛眯起来。这多是用眼不当,肝胆劳伤,风邪湿热搏而致。故常有眼胀,头昏头胀,眼眶酸胀困疼,眼睑时而痉挛,不能耐久视物,久则困乏,酸胀等视疲劳感更甚。伴见口苦,饮食减少,小便赤黄,夜睡易惊易醒,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治则:清肝胆,祛湿热,散风邪,通血脉,调经络,明眼目。 方药:升麻龙胆饮子加减。龙胆草10,钩藤12,黄芩10,谷精草15,地龙12,青蛤粉6,郁金6,麻黄根6,滑石10,当归10,蔓荆子10,生甘草,水煎服。 加减:用眼过久,伤血损目,加鸡血藤,丹参,川牛膝。眼胀痛加夏枯草,香附。眼睑时而痉挛,夜睡易惊加僵蚕,全蝎。目赤,小便黄赤加木通。目病日久,用药视力改善不大,去龙胆草,黄芩,加仙灵脾,菟丝子。饮食减少加鸡内金,山楂。 肝虚风热型:本型多始于青少年时期,发展较快。青少年劳目久视,耗伤肝血,血虚不能养目,则成此病。临床表现近视尚清,远视模糊,两目干涩,时有头昏头痛,口干少津。肝伤则风热自生,上奏于目则胀痛赤涩,乏困羞明,头痛头胀,舌质红,失眠。 治则:祛风清热止痛,养血镇肝明目。 方药:地黄丸加减。熟地15,防风6,羌活10,肉桂6,菊花12,没药9,黄连6,决明子15,辽五味子10,蔓荆子12,朱砂1克冲服。 加减:眼痛干涩,服药目昏不减,加枸杞子,女贞子。心血不足,健忘,失眠多梦加石菖蒲,远志。口苦,目赤加黄芩,龙胆草。 心脾亏损型:本型表现为视近清楚,视远模糊,兼见头痛眼胀,眼皮沉重,闭目休息片刻即感轻松,或见眼前黑花飞舞,阴影移动。病人多喜安静,夜睡多梦易醒,健忘心悸,面色少华,食少倦怠,舌质淡,苔白。 治则:补中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远志10,石菖蒲12,人参,茯苓15,枳壳6,菟丝子15,当归10,辽五味12,朱砂1克冲服。 加减:视久眼痛加蔓荆子,白芷。湿热致眼前黑花茫茫者加海浮石,海金砂,滑石。肝肾亏损而致眼前黑影移动,加黑芝麻,桑椹,枸杞子,何首乌。 肝肾亏损型:精亏血少,目失所养,则目昏干涩,不耐烦劳,甚者眼前黑花茫茫,昏蒙如雾中行。阴液受伤则木失涵养,动风则眼珠外斜。血不养心则健忘,失眠,心悸,易怒等。肝阴不足,虚火上犯则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舌红无苔等。 治则:滋肾养肝,退障明目。 方药:补肾磁石丸加减。菟丝子15,枸杞15,肉苁蓉6,辽五味子10,石决明10,磁石10,甘草,朱砂1克冲服。 加减:心悸失眠健忘加远志,炒枣仁,夜交藤。头痛眼胀,目白外斜加蔓荆子,钩藤,僵蚕,全蝎,菊花。眼干涩昏暗兼有黑影乱飞加桑椹,黑芝麻,女贞子。头昏目眩耳鸣,舌质光滑而红者加黄柏,知母。 以上四种类型,肝胆湿热型和肝虚风热型多病程短,病情轻,治疗较易。心脾亏损型和肝肾不足型多病程长,病情重,较难治。 脾虚湿郁型:也叫假性近视,其症状是筋惕肉瞤,即肌肉异常痉挛跳动。若起立性眩晕,用苓桂术甘汤。若口渴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可做成浸膏,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学生日服2克,五年级以下学生每日服1.6克。 脾肾阳虚型:近视,视物模糊,眼睑浮肿,倦怠神疲,气短懒言,脉细苔白。 治测:温阳化气,渗湿利水。 方药:消水明目汤。猪苓,茯苓,白术,桂枝,牛膝,菖蒲,远志,半夏,郁李仁,车前子,桑白皮,地骨皮,水煎服。 气滞血瘀型:一般有头晕头痛,眼睛胀痛,视力疲劳,视物昏花,或有舌质郁青,或眼底充血,或有其他郁血症状。 治则1:行气活血,清肝养肝。 药用:红花,茜草,丹参,升麻,石菖蒲,蔓荆子,栀子,决明子,鸡血藤,蝉衣。 治则2:活血化瘀,舒筋解痉,祛风定志,佐以升阳敛阴。 药用:红花,茜草,丹参,升麻,石菖蒲,蝉衣,木瓜,五味子,菟丝子,枸杞子,僵蚕,钩藤。 治则:攻补兼施,活血祛瘀与温通心阳,补肝肾同用,寓通于补。 药用:红花,丹参,升麻,石菖蒲,鸡血藤,五味子,白芍,枸杞,远志,覆盆子。 用法:每方服10日,方依次服完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不戴眼镜。疗效:共治2例,有效率81.% 以上治近视诸法,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先辨清阴阳,气滞血瘀,外感内伤为主。不可套方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w/9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什么是ldquo健忘症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