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晗面对疫情,普通人能做些什么来保护
本期导读 当人体正气虚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病邪就容易入侵。所以面对疫情我们能做的,最根本的还是扶助正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面对疫情,我们都知道要戴口罩、勤洗手;穿衣保暖,预防感冒;清淡饮食,固护脾胃;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除了这些基本的对应方式,从中医预防疫情角度,还能做些什么呢? 现代医学东渐以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以中医的方式应对历史上的一次次瘟疫,也形成了一套中医理法关于瘟疫的认知。 中医将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这类病邪统称为「疠气」,也称之为「疠毒」。中国自古有很多应对预防瘟疫的方法。 我们常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中还有一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当人体正气虚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病邪就容易入侵。所以面对疫情我们能做的,最根本的还是扶助正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一方面艾灸可以培补元气、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艾灸可以通过不同的穴位配伍,作用人体不同的部位。 并且人体的经脉有如河流,艾灸得法,艾的纯阳之性,可以在全身运转、吸收。「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太阳是天火,艾是地火,艾给我们生命以温暖和护佑。 另一方面,我国自古就有通过燃艾来预防「瘟疫」的习惯。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关于熏艾烟治疗预防疾病的记载。 现代研究也认为艾烟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有实验表明,单独用艾叶烟熏对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提高免疫力推荐配穴: 成人: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老人:可以另加太溪穴 女性:可加三阴交 小朋友:大椎、身柱、关元、脚上取涌泉穴,灸几分钟即可 血压偏高的朋友大椎要少灸,几分钟即可 掌握好悬灸的高度,不要用太粗的艾条,2-3厘米直径即可。假设用一支2厘米直径的艾条,在距离皮肤4厘米高度的位置开始试探,也就是艾条直径2倍的高度。 在这个基础上,去寻找合适的温度。每次上下微调0.5厘米,温和灸的温度不要太高,温煦的力量更容易透达经络、甚至脏腑。 大家会比较纠结每个穴位的艾灸时间,时间根据灸感来最好。日常作为保健灸不必纠结,可以每穴灸十来分钟,注意上下配穴,每天总共1小时左右。可以灸3天,休息2天再灸。 艾灸过程中,喝水要少量频饮,不要一次喝很多。艾灸提高自身免疫力,扶正祛邪。春节在家,也正是调养身心的好时机。 芳香辟秽法 日常在家还可以燃香、佩戴香囊,通过「服气」的方法来预防传染性疾病。 疫疠之邪多与湿气有关,辛温香燥的中药材,多有芳香辟秽、健脾化湿的功效,是最常用的预防「疠气」的药物。 常用的有苍术、白术、白芷、木香、丁香等。 苍术10g;白术10g;白芷10g; 陈皮15g;藿香15g;桂枝15g; 香附10g;干姜10g;丁香10g; 石菖蒲10g;金银花10g;连翘10g ◆上12味药材为一付用量,就像平时煮药一样,水开后改为小火,药气熏蒸,通过水蒸气在房间发挥药效,可净化空气。比熏醋更有效果。 ◆上方中的药物多为香药,可打成细粉,放在香炉里点燃,作为薰香使用。「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烧之可避秽气。」中医自古就有用点燃熏香净化空气、预防瘟疫的传统。 ◆可将上方打成粗散粉放入布袋中,每20-30g装一包,做成香囊,一家男女老少均可随身佩戴,还可悬挂于家中。 不管是煮药、燃烧熏香还是佩戴,一方面可以净化空气,可起到芳香辟秽,预防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药气通过口鼻吸收和透皮吸收,可以增强肺卫之气,减少致病菌通过口鼻传染的几率。 避免熬夜,睡前泡脚 睡眠是大药,睡眠充足阳气才能充足,抵抗力才足够。在特殊的疫情时期还是建议大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我们每天也可以睡前泡脚。以热水激发药材药性,温暖足底,通过经络气血的流注,进而温助全身的阳气,散寒除湿,促进血脉畅通。 扶助阳气,让身体更温暖,睡眠更深沉,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护好自身和家人,平安吉祥! 老师介绍 ◆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 ◆中医世家,自幼随长辈行医,擅长针、灸、刮痧、拔罐、手法、穴位贴敷等各类中医外治法。独创「明心灸法」,注重身心同调。 ◆在教学与实践中指导大家运用于家庭常见病、大病慢病、疑难杂症、体质的调理等方面,疗效显著。 正 安 好 课 课程咨询 -- 明老师 上课地点 正安文化·北京分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版权声明: 1.本文首发于「正安文化北京」,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联系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gx/4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蒲溪阅草菖蒲的生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