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阳还五汤治脑病心病肺病肾病
补阳还五汤,是临床应用比较多的一个方剂。 是清代医学大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之中,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 王清任前辈,勇于质疑,勇于探索。医林改错,意改前人之错,还五脏六腑之本源。 补阳还五汤,就是记录在《医林改错》之中的,治疗气虚血瘀的方剂。 王老前辈认为,人体由于气虚导致血液无力运化,停留在血管,形成血瘀。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补气,来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治疗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就是王老前辈,专门为了气虚血瘀而设立的方剂。当时效果不错,流传甚广。 以后的医生,在临床应用的效果也很好,一直到今天,补阳还五汤,仍然广泛应用。 现在,补阳还五汤,不仅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还用来治疗其他,因为气虚血瘀引起的疾病。 临床上凡是气虚血瘀的,都可以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 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黄芪补脾益肺。 补脾加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使脾胃的运化能力加强,生成的精气增加。 黄芪补肺,增强肺的治节之力,通过肺的治节之力,让精气输送全身。 所以黄芪为君药,并且药量较大。 本方专为中风后遗症而设,王老前辈认为,中风的半身不遂,是因为身体的精气,已经亏损一半了。 所以要通过大量的黄芪,来补身体的一半之亏。 通过后天的滋养精气,用来补充身体先天的精气,以后天返补先天,以期使身体达到平衡的状态。 这个也是方剂名称的由来。 当归尾为臣药。当归用的是当归的尾部。最好的就是,大的当归只用一点尾巴,当归的身不用。 当归分为头部(当归头)、中部(当归体)、尾部(当归尾)3种。一般的饮片当归都是统装,分装的不多,专门要当归尾也有,就是小的当归。 当归尾活血祛瘀,养血之中兼有活血之力。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川芎辛温香燥,为血中之气药,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是行气活血之要药。 桃仁活血祛瘀,红花活血。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共为佐药。气随血行,这4味活血化瘀药物和当归尾,一起帮助黄芪的作用,使黄芪生成的精气,有所依随。 使黄芪所补的精气,随血运行。 地龙为佐药。地龙为虫药,善走窜,长于通行经络。可以使黄芪所补的精气通行全身。 方中黄芪的用量,一开始要小(一般从一两开始),视患者情况逐渐增加到四两。 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 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 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 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以化痰开窍。 口眼?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 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补阳还五汤,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面神经麻痹,高血压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闭塞性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肾炎、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各种神经痛等13种疾病,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者。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蒲公英,泡水五大功效、三大禁忌、四大黄金搭配!中医:肝气郁结,导致气滞、脾虚、化热等情况,中医经典方及中成药选择中医:天气一热就出汗?两味中药泡水,益气,养阴,止汗,好用不贵中医:脾虚,肚子胀,大便溏,齿痕舌,怎么办?教你七个常用中成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yf/9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痰湿化瘀,血脂高一张降脂方,活血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