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形图上看湖南石菖蒲一
汝岩:石菖蒲,一起走!(第十八篇) 俯视湖南地形图,如果从西部看湖南省的地貌,湖南刚好是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如果从南部看湖南省的地貌,湖南又地处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湖南就是多种地形地貌在中华大地的过渡段。湖南“四水”(澧水、沅江、资水、湘江)也正是在如此多样的地貌类型中形成的。 所以,湖南省的地貌轮廓是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山丘起伏,北部为湖南地势最低,最平坦的洞庭湖平原,也是湖南“四水”的终点。从湖南的地貌特征论石菖蒲资源的分布,也就排除了湖南的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湘西(湖南西部地区):这里是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广大地区,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市和常德市的一部分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共有20多个县市组成。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山脉纵横,河网密布,著名的山脉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两大山脉跨地广阔,山势雄伟,海拔多在-米以上;著名的河水有沅水、澧水,占了湖南四大水系中的两个水系。 不论区域还是生长环境,这里都是石菖蒲在湖南最适合、最广泛分布的地方。 当初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在刚开始的几天居然找不到感觉。明显的山峰密集度较高,山势陡峭,落差大,道路远不如江西,跑起来艰难很多,难以进入深山区,少有环绕回头路。不过,壮丽的山景也是难得一见的。湘西险要的山川形势,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湘西当年剿匪的不易。 湘西大山里的小溪底部,多以石质坚硬的石块居多,含沙硕量低,这和江西的地貌特征也大不一样,起初在此寻找石菖蒲和江西相比有着明显的违和感。 湖南是仅次于大别山的老产区,而湖西更是湖南石菖蒲主产区。早在二十年前就有金银花销售商顺带来亳州销售石菖蒲,这里还有白术、百合、玉竹等家种药材都是湖南西部的主要品种。 这里大大小小分布着数百家药材收购站,药商密集。在湘西寻找药材收购站是最不费事的事,基本每个乡镇都有,而且多数都有“药材收购”的牌子。最具有代表性的有龙山县、沅陵县。 药商多,辐射的货源也不再只是湖南西部地区,从湖西走出去的石菖蒲,可能更多的是与之搭接的湖北、重庆、贵州地区的货源。 药材收购站多,离不开众多采药人的支撑。湘西以及与之交界的贵州、重庆、湖北多是贫困山区,人口密度也明显多于江西,很多乡镇的房子盖得满满的,犹如小县城一般,这就给药材收购提供了生产力。 听着当地人的介绍,曾经这里的石菖蒲也是很粗很大的。而如今的湖南货更多却头又小又瘦,毫无粉质可言。如果加工再不给力,配上毛须大、毛头多的话,那这样的货都不忍直视。湖南西部有着丰富的野生和家种药材资源,可能是带动石菖蒲被较早开采的缘故,现在的质量是一年不如一年。 这里山区多,山势明显高大陡峭,常见大落差的多山地貌。水系又发达,后续生产的潜力也大,尽管我们跑到的地方大多数已被采挖,大多数也反映资源已经很少了,但和江西不同的是大多村民反映深山里还能采挖到,估计资源的断层可能比江西稍晚。山越高,给我的感觉山谷就越深,它蕴藏的潜力就越大。 (原创信息,版权以法保护) 汝岩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yf/2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此俊秀雅致的一盆菖蒲盆景,怎么到你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