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斑碎石养菖蒲

一勺清泉半石盂

宋苏轼

南宋杜绾《云林石谱》中介绍昆石时时讲到:“士人唯爱其色洁白,或栽植小木,或种溪荪(菖蒲的别名)于奇巧处,或立置器中,互相贵重以求售。”可见,菖蒲配石在宋代已经开始出现。

《天中佳卉》局部明陆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虎须)

《长物志》言:“石上种蒲草,得有旧石,盛以官哥均州定窑方圆盆中,养以河水。天落水时,令出见天日,夜受风露,则草石长青。若置之书斋,尘积蒲叶山石,则憔悴弊矣。”

所谓“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乃知,养菖蒲,须盆、石得当,水、时合意。

晚明著名鉴赏家高濂说:“山斋有昆石蒲草一具,载以白定划花水底,大盈一尺三四寸,制川石数十子,红白交错,青绿相间,日汲清泉养之,自谓斋中一宝。”(《遵生八笺》)

菖蒲经不断修剪、压缩,能抑成尺余小卉,放置浅盆中,配上皱瘦剔透英石、湖石之类,令冉冉蒲叶,偎依灵石,呈现出泉清石瘦碧枝纤长的景色,虽夏日炎炎,亦大有六月无盛暑之感。

《古贤诗意图卷》明杜堇画(虎须)

菖蒲配石从宋代开始便流行起来,到了晚明更为风行,不少著名画家都留下了有关画作。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吸取一下菖蒲配石的灵感。

《磐石菖蒲图》明嘉靖王谷祥台北故宫博物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w/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