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五月的天气比较湿热,容易滋生蚊虫,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大量繁殖。所以端午节是一个全民族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美好节日。

端午节如何通过饮食来养生?

1、吃粽子

粽子中一般含有红豆,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粽子中一般含有红枣,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粽子总会用到芦苇叶,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所以对於脾胃虚弱和肠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经常吐泻或便秘人士都有好处,多吃红枣能改善肠胃功能。此外,红枣又能补气血,对於中气不足及气血亏损人士特别有帮助,能减少平日气促气喘的情况,又能针对肌肉无力等症状,增加体力。

温馨提示: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进食时须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2、门前挂艾草菖蒲能“避邪”

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且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而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除了驱蚊,艾草菖蒲还可“避邪”,邪为中医里的病邪之意,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在内的六淫,这都是致病的因素,将艾草、菖蒲挂于门前或屋内,其散发的草药香除了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醒神、提神的作用外,还可以通心窍,提高人的正气,从而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

3、泡桑叶

桑叶,味甘、苦,性寒,无毒,入肝、肺经。桑叶治病入药始于东汉,《神农本草经》里列为“中品”,其意是养性。

现代中医习惯将它列入辛凉解表类药物中,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之用,除此之外桑叶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

4、泡杜仲

“杜仲全身都是宝,雄花一朵更难得”。杜仲是珍贵的雌雄双株树木品种,其全身都是名贵的药材,如树皮、叶子、花朵。

雄花就是指杜仲雄树开的花。杜仲雄花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药用花粉资源。科学研究发现:“杜仲雄花”特含60多种有效植物成分,如绿原酸、桃叶珊瑚甙、黄酮、氨基酸等以及多种矿质元素,有效成分全面,而且含量高。

杜仲雄花,汇集了所有杜仲的精华,可以说杜仲雄花具备植物杜仲所有的保健功效,而且对于“强肝、补肾、通便、安眠、降三高”的效果尤为显著。

5、佩戴香囊防止蚊虫叮咬

时农历五月初五,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称为“缠五色丝”。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在家自制香囊时,可用艾叶、菖蒲、菊花、薄荷叶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或车内。这几味中草药有散风驱寒、通九窍、扶正气的功能,并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正、持久,戴着能防止蚊叮虫咬,改善神疲乏力等不适,还可以预防感冒。

6、喝雄黄酒——杀虫解毒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在此专家提示:雄黄有毒,最好不要饮用。如今可用黄酒替代,因为它是粮食做的,这些粮食本身就有养胃的作用,发酵成了酒以后,还有通经脉、行气血、去风湿、温脾胃、散风寒等作用。

坐诊时间

李良济国医馆:周二上午

预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w/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