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点长,阅读需要点耐心

No.1

导语

11月20日上午,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菖蒲代表性传承人刘双成高兴地眉开眼笑,非要拉上记者到他家看一看:“嵩山频危植物石菖蒲的繁育技术,我通过无数次地观察、研究和实验,已经被我完全掌握了。”

石菖蒲是什么?

缘何让一位年近80高龄的老人如此兴奋和痴迷?

No.2

科普一下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神农氏——炎帝由陕西姜水流域向东行至中原后,在万山之祖“天地之中”的嵩山,亲尝百草,发现菖蒲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遂把它列为“上品”。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文献《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经典世代相传,至今已达五千年之久。

菖蒲是一种名贵药用之材

菖蒲是一种名贵的药用之材。《神农本草经》记载:“菖蒲,味辛,温。主风寒痹,欬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

菖蒲又是一种优良盆景之材

菖蒲又是一种优良盆景之材。宋代有人诗赞菖蒲:“盛夏不怕烈日强;严冬不畏冰雪霜;置屋四季仍葱笼,不负人称一品香。”南宋诗人曾几诗云:“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大文学家苏东坡:“惟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案间,久更可喜。”

No.3

新闻背景

嵩山历史上有野生菖蒲的存在

据刘双成介绍,嵩山石菖蒲最早载于嵩山七十二峰之一的遇圣峰,遇圣峰名字源自《神仙传》。相传,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时,在此峰遇九嶷仙人釆石上菖蒲。后人撰有五言绝句诗:“仙人垂大耳,石上釆菖蒲。汉主无仙骨,重逢更有无?”

明代嘉靖八年版本的《登封县志》记载,唐代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有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尓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诗仙李白是最早把中岳嵩山产的菖蒲称谓"仙草"的第一人。

明代《嵩书》记载穆光胤《五渡(告成镇管辖)釆石菖蒲》诗句:"石上釆菖蒲,竟寸生九节。"清代乾隆版本的《登封县志》记载:"菖蒲生中岳庙石上。"据《嵩山植物志》记载:石菖蒲"产龙潭沟,中岳庙后沟。"

嵩山石菖蒲缘何难觅踪迹?

历史之迷

中岳嵩山因其特殊气候和的地理环境,南北植物兼收并蓄,野生植物品种更为丰富,据中国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资料显示:仅药用植物就有种。但近多年来,缘何嵩山历史缘何少有嵩山石菖蒲的记载呢?

年6月,河南省文教卫生局中草药调查组汇编的《河南中草药手册》未记载嵩山有野生菖蒲。年,河南省、登封县两级人民政府曾组织中草药普查,现年已89岁高龄的郭乾坤曾任普查组技术顾问:“虽多部登封地方志书记载嵩山生有野生菖蒲,但现代人未亲眼见到过实物,这次中草药普查,都渴望一睹中岳嵩山石上菖蒲的天然容颜。可令人失望的是,普查组在嵩山没有并发现野生菖蒲的踪跡。”

“当时普查组成员有两种意见:一、随气候演变,中岳嵩山十年九旱,水资源匮乏,致使喜阴湿环境生长的菖蒲,不适于恶化了的干旱环境而自生自灭了。二、地处"天地之中"的中岳嵩山,因药岀地道,上山采药者多,但只采挖不保护,天长日久,致使菖蒲绝迹。因此,这次中草药普查对登封嵩山野生菖蒲遂作出了"断绝"的结论。”老中药师郭乾坤说。

现年89岁高龄的老中药师郭乾坤

年,登封市人民政府以中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成立了专业机构——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登封市文化馆的李艳艳任该中心副主任,开始在全市进行拉网式"非遗"普查。但曾经宣告"断绝"了的名贵国药——石菖蒲,却在在嵩阳办事处辖区的刘双成的私家园圃中发现,之后,嵩山石菖蒲被收入登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No.4

新闻延伸

嵩山石菖蒲的三大特征

刘双成现年79岁,据他介绍,其家中菖蒲源自于大冶祖上老家宅院,他自幼酷爱花草,养至今日。为鉴定家中菖蒲真伪,他曾去信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求证,最后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鉴定确实为石菖蒲。

刘双成说,参照专家意见和自己多年种植经验,嵩山石菖蒲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一寸九节。《本草纲目》记载:菖蒲"惟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稠,一寸九节者是真也。"二、叶有剑脊。《本草纲目》记载:菖蒲"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三、触之有香。不触模它闻之无味,一旦触模且有袭人芳香溢岀。《中药有效成份含量测定》记载:"石菖蒲根茎和叶中均含挥发油。"

No.5

新闻新篇

石菖蒲繁育技术已被攻破

早在去年春季,记者曾走访登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菖蒲代表性传承人刘双成,但当时在其家中仅发现了25株菖蒲。他说,他要利用自己有生之年,研究、探索出菖蒲栽植容易、繁育难的技术。但年11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他家中时,发现他种植的菖蒲已经达到60余株,虽然有的孑孓独立,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还不是很是茂盛,但这已足以让刘双成老人为之兴奋不已。

“我曾在简陋的塑料搭棚内进行摸索,在菖蒲开花传粉时节,用扇子扇,模仿自然风,让它们之间实现传粉,也曾尝试蜜蜂传粉,但效果都不理想。不过我现在已经完全攻破了快速繁育技术,并能完全保留天(指天然)降精于"天地之中"的原始状态。今年,我计划要把玻璃花房建起来,只要把花房实验室建起来,就可以调节菖蒲生长的温湿度,让一年四季都成为菖蒲生长的旺季。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从现在的60多株,到年底近百株,到年冬,扩展繁育超过万株。这也算是我对美丽登封建设的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吧。”

老刘还有个想法,他说菖蒲药用价值很高,《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都对其药用价值进行过描述,如果让菖蒲作登封市"精准扶贫"项目推广,就能使脱贫之后的农户,永远不会返贫,那么这个市场就太大了。因为嵩山石菖蒲属浓香型的,为其他地方所没有,另外还可以在药、茶等领域进行开发,让嵩山石菖蒲发挥造福登封人民的更大作用。

攻破了嵩山石菖蒲繁育技术,刘双成几乎数夜未曾合眼。他说,发现嵩山石菖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不但改写了登封菖蒲没有断绝的历史,同时也佐证了中国菖蒲源于登封,世界菖蒲源于中国这一无可争辨的事实。它的价值涵盖了医药、盆栽、旅游、扶贫四大项目,也为今后登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奠基。

“我今年79岁啦,若能在我有生之年,为登封经济发展做点贡献,这辈子值了!”老刘一脸幸福与坦然。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是多少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xw/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