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安神化湿化痰

活血杀虫增智止痛

健胃解毒开窍开胃利尿

别名:昌本、菖蒲、大菖蒲、昌阳、昌草、尧韭、木蜡、阳春雪、望见消、水剑草、苦菖蒲、粉菖、剑草、剑叶、菖蒲、山菖蒲、溪菖、石蜈蚣、野韭菜、水蜈蚣、香草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归心、肝、脾经。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省。以身干、条长、粗壮、坚实、断面类白色、纤维性弱、无须根、气香者为佳。

性状鉴别

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的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芳香,味苦、微辛。

功效作用

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1、开窍醒神(痰蒙清窍,神志昏迷证)

用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语等症,常与半夏、天南星同用,如涤痰汤;若用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则常与郁金、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等症,常与茯苓同用,如安神定志丸。

2、宁神益志(健忘,不寐,耳鸣,耳聋证)

用治健忘,常与人参、茯苓等配伍为用;用治劳心过度、心神失养之不寐,心悸怔忡,常与人参、龙眼肉等同用,如安神定志丸。

3、化湿和胃(湿阻中焦证)

用治湿浊中阻之脘闷腹胀、痞塞疼痛等症,常与砂仁、苍术等同用;若湿从热化,湿热蕴伏,见身热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可与黄连、厚朴等配伍为用,如连朴饮。

4、其他

还可用治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药理研究

主含挥发油,另含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具有抗惊厥、镇静、降压、解痉、抗肿瘤等作用。现代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消化不良、咽炎、声带水肿、癫癎、肺性脑病、阻塞性肺部疾病、儿童智力下降等。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
北京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xw/2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