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代宫中,不论冬夏,必于殿口内设炭
刘若愚是明朝一位爱国、正直、善良亦热衷仕途的宦官,他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酌中志》是他创作的一部特殊明代史书。 刘若愚因为特殊的身份,他深知晚明宫中内情,在《酌中志》中对古代宫廷医疗制度进行了记载: 凡圣体违和,传放御医。至日,四人或六人吉服入宫,不论冬夏,必于殿门之内,设炭火一盆,中焚苍术杂香,人人从盆上入。叩头毕,第一员膝行跪诊左手,第二员跪诊右手,仍互更再诊。毕,各将圣恙大略,面奏数言,出至圣济殿,计药开方,具本,御药房用金罐煎进之。罐口以"御药谨封"缄之。 在这一段记载中:不论冬夏,必于殿门之内,设炭火一盆,中焚苍术杂香…… 这段看似平常的一段记载,其中确隐藏了中国人古老的芳香防疫智慧。 中国用“香薰法”辟疫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帝王身旁常置香草,《史记·礼书》载帝王身“侧载臭苣,所以养鼻也”,茞(chén)为一种香草即白芷,臭意为香。 芳香防疫在古代医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今天说的服药,在古代并不是喝药的意思,服在古代指贴身的衣服,服药指的就是佩戴香囊或熏闻香药。 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宋代还用艾蒿等药物驱赶蚊虫以防止瘟疫,这些都是属于环境消毒范畴。 《汉武故事》中也记载,当时汉中地区流传瘟疫,汉武帝烧兜末香,香闻百里。关中方疫,死者相枕,闻香而疫止。说明早在汉代,人们就发现熏香可以杀菌。 志朴香堂防疫香囊 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年代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前),距今多年。在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具古尸手中握有两个熏囊(香囊),内装有药物。另外还发现4个熏囊,6个绢袋,一个绣花枕和两个熏炉,也都装有药物。经有关部门研究鉴定这些药物为辛夷、桂、花椒、茅香、佩兰等,都是香药。可见当时人们随身携带香囊,使用香枕、熏香等香疗方法来辟秽消毒,净洁环境,防治疾病,已成为一种习俗。 另外汉代名医华佗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结核病。 其实,早在西方的细菌理论形成之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像瘟疫这类疾病会通过空气传染。在英文中,“疟疾”的英文名字叫Malaria,这个词是由“坏”(mala)和“空气”(aria)两个字组成,要对抗所谓的“坏空气”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焚烧香料净化空气。 芳香性气味虽然对细菌和病毒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却能使人体呼吸道分泌出较多SlgA(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lgA具有抗病毒、提高呼吸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中国古代医家认为“香能散疫气”,把气味芳香具有药用功效的香料称为“香药”。为了驱邪避疫,古人常用香药配制香方,制作成香囊或香丸,未病时用以顾护正气,提高人体抵抗力。清人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中,就有预防四时感冒的辟瘟香囊方: 羌活、大黄、柴胡、苍术、细辛、吴茱各等份,共研细末,佩于胸前。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尽可能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对待疾病,而香薰不仅可以预防瘟疫,还是古人最常用的防病方式。 《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使用香薰、香囊对人体的好处主要有三点:第一是“扶正气”,“香”是纯阳之物,常用能提升人体阳气,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第二就是“香”的纯阳之性可以“避邪气”,另外通过香药的挥发性物质,芳香避秽,改变病毒依附的生存环境,从而达到消灭病毒的效果;第三是打通人体经络,朋友们有没有人知道我们人体“龙脉”是哪条经络?人要防病就要养好阳明经,黄帝说:“阳明经虚则病”,孔子称其为:“人体的龙脉,气血生化之海。阳明经就是人体的大经和龙脉,也是人体最长的经络。开口于口鼻,贯穿于四肢及脏腑。 在众多辟瘟香方中所用的苍术,是中国古人比较看重的一味香药。中医传统空气消毒法,常用苍术、白芷烟熏避瘟,明代宫中,不论冬夏,必于殿口内设炭火一盆,其中燃苍术杂香;清代御药房每年除夕在各宫殿安设苍术。 张山雷《本草正义》载: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在民间,除夕常烧苍术香,求平安,明人沈宣《蝶恋花·元旦》:“苍术堆炉香气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 明代《晦斋香谱》香谱中有一首“清秽香”,以苍术与速香(黄熟香,沉香的一种)制作,有解秽气、避恶气之功效:苍术八两、速香十两,右为末,用柏泥、白芨造。一方用麝少许。 无论古今,瘟疫都是人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如何防止感染疫疠之气,是古今医家摄生重中之重。经过几千年智慧和经验的积累,在特定时节使用香药防治传染病已成为有效的经验和习俗,葛洪《抱朴子内篇》记载腊日要“焚辟温丹,或苍术、枫、芸诸香,以辟邪祛湿,宣邪气,助阳德”,正月喝岁旦酒,端午浴兰汤、佩香囊都是防治疫病的手段。 现代科学研究叶证实,苍术、艾叶能抑制或杀死空气中一些致病微生物。现代许多医家也认为,用艾叶、白芷、苍术、黄柏、羌活、石菖蒲、山奈、皂角刺、大黄、草果、檀香等芳香化浊药物在居室内点燃或熏蒸,可芳香化浊、温经散寒、净化空气,对流行性病毒感冒等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香药大都具有芳香化湿、通经开窍、芳化和中、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公共场所集体预防或居室内空气消毒,既能辟秽,又能化湿以消除疫毒。 去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确定为中医“疫病”范畴。仝小林院士概括为“寒湿(瘟)疫”。也就是说它是寒湿疫毒,为阴病、伤阳。平时阳虚、怕冷怕风、体质寒湿之人,会对这次的寒湿邪气更加敏感,更容易感染疫病。 自年春节武汉疫情开始以来,志朴香堂就推出了芳香防疫系列产品,包括香囊、香丸和线香等,这款苍艾远疫香也是根据芳香防疫的原理,参考各地卫健委中医预防方案,精选道地香药材内蒙的苍术、新疆的紫草,以及蕲艾等,经过严谨的配伍制作而成。苍艾远疫香让芳香防疫变得更简单!每天起床后,先在每个房间点燃一根平安香,安心上班。傍晚回家,在屋子再点上一支,清净身心,呵护全家健康。有条件的办公室也可以点上一支,苍艾远疫香纯阳之气,冲破气血淤堵症结,驱散侵入发肤内的邪寒,从而达到扶正固本的养生作用。借气味挥发达到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净化办公环境,扶持体内正气,愉悦心情。 苍艾远疫香30克一盒,45支左右,58元/盒 购买识别小程序码,进入志朴香堂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ly/9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3味药的方子就可以治耳鸣赤脚医生都知道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