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醒,总迷糊,常犯困,你脾阳不升讲一
怎么治好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睡眠医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连日来,文老师写过不少关于睡眠障碍、失眠的问题。 有读者在后台跟我说,文老师,睡不着是病,总也睡不醒、成天想睡觉,应该也是病吧?中医有什么办法呢? 你呀,多看看文老师从前的文章,就知道了。 这个情况,中医称之为“嗜睡”、“多寐”。它的病因病机,还是相对明确的。 这么着,文老师现在给你讲个故事,你来体会一下就好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是63岁,医案记载姓赵。 这个人啊,大概从三个月前开始,没事儿就喜欢躺着。一躺着,他还准能睡着。一旦睡着了,还不容易被叫醒。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的时候,他能迷迷糊糊地躺一天。哪怕是醒来片刻,也是头脑不清,很快又要睡。 家里人一看,这不行,肯定是脑袋里出毛病了。于是,医院去检查。 这一查,大夫说了,啥毛病都没有,别瞎担心了。 但是,既然没毛病,他为啥总睡觉啊? 大夫说了,这是缺乏运动、睡眠质量不高造成的,以后多调节就好了。 对此,家人觉得不妥。于是,他们转投中医。 看的谁呢?医案记载,是当时江苏省扬州市的一位杏林前辈,姓任。 任师一看,患者脉象濡缓,舌苔白腻,患者形体肥胖,心中立刻就有了思路。 细问得知,患者平素常常感觉胸闷、呕恶,痰比较多,而且食欲不好,一吃就胃胀。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3剂。 所有这些药材,统统都10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爱睡觉这个事儿明显减轻,而且白腻苔有所退化。患者自我感觉,依然有一点痰多和胸闷。 这时候,原方基本保持不变,加入郁金10克,制胆南星6克。5剂。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诸症悉平,生活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现在,文老师带你探究一下这里的学问。 我们还是从患者的舌脉说起。 此人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这说明啥?痰湿很盛啊。 苔白腻,那是痰湿上犯。脉濡缓,主脾虚有湿。 患者平素痰多,那是有形之痰的体现。纳差恶心,那是痰湿中阻,胃气不降的写照。患者胸闷,那是痰湿阻滞,气机不畅的写照。痰湿泛溢,化作脂肪储存于体内,所以患者就身材肥胖。 那么,这痰湿,为啥会引起患者嗜睡呢? 我们知道一句话,叫做“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意味着,我们的脑袋要想清醒,人要想有精神,必须得有充足的阳气来灌溉。 但是,如果你的体内,有太多痰湿浊邪,那么阳气的升发就会被遏制。这就好比救火队员去救火,半路遇上堵车一样。由于痰湿浊邪源于脾,困于脾,所以中医常把这个情况,称之为“脾阳不升”。 好了,问题已经分析清楚了。我们看看当时的医家,是怎么用药来化解症结的—— 藿香10克,佩兰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 这里头,藿香和佩兰芳香化湿。陈皮、半夏、茯苓模仿二陈汤,行气健脾利水,燥湿化痰。苍术、厚朴和陈皮,模仿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石菖蒲,化痰开窍。 后来,医家在其中又加入郁金和胆南星,增加了化痰清热、行气开窍之能。 这就是用药的基本思路。我给你说完了。大体上看,这是二陈汤和平胃散的合方。在中医圈子里,这是很常用的配伍方式。 读到这里,你能有哪些感触呢? 我跟你说,如果一个人,成天脑袋迷迷糊糊,想睡觉,也爱睡觉,一闭上眼睛就很快入睡,别管之前睡得好不好、够不够,人家总是没精神、犯困,这时候你一定要警惕,这是不是嗜睡、多寐的表现。 怎么造成的?看舌脉。如果舌苔白滑厚腻,脉象濡缓,或者弦滑,你再加上身体偏胖,痰多恶心,四肢乏力沉重,偶尔胸闷等问题,那好了,基本可以断定,是痰湿困脾、脾阳不升所致。怎么办?二陈汤配平胃散加减。这是很成型的中医证治规律。 当然了,道理归道理,实践归实践。平时确实有嗜睡倾向的人,你还是应该去看中医,找到真正问题所在。因为就嗜睡来说,阳虚、气虚、血瘀等,都可能导致。我们得辨证施治。 但无论怎么说,文老师通过这篇文字,又简单地带你体会了一次,关于多寐的调治经验。希望这点小文说,能让平时“睡不醒,总迷糊,常犯困”的人,有所感悟。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我感谢你的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ly/9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831产地中药材行情快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