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烟外蒲草涧

菖蒲已有六七年光景,此君在生活中扮演着清心养目、心灵慰藉之功能。除种菖蒲外还种了十几盆兰草、佛竹、凤尾竹、紫竹,文竹数棵。居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尝试过古柏、黑山松、黄山松,济州真柏,太行崖柏,难度系数之大,以失败告终。唯蒲草最具文心,菖蒲长相清秀,搭配上奇石、青苔、木座等做成盆景,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吾爱此君,亦如此君爱吾。传统文化看中植物的品格,古人将菖蒲的品性总结为“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我与草木两孤独。

先民崇拜该草类,把菖蒲当作神草。《本草?菖蒲》载曰:“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菖蒲以九节为宝,以虎须为美,江西种为贵。品之佳者有六,金钱、牛顶、虎须、剑脊、香苗、台蒲,凡盆种作清供者,多用金钱、虎须、香苗三种。

徐侨《咏拳石菖蒲》曰:“岩泉潠洒著根纤,拳石相依自纠缠。土叶渐除青带冗,细茎初发绿毛鲜。一尘不许渭幽雅,百草谁能并洁娟。日课苍头注新汲,要移林壑在庭前。”石本嶙峋,蒲根虬蟠,细叶苍翠茸茸,清泉一掬,时日既久,石复青苔斑斑,着实堪入画图!多见前人清供图中有这种附石种植的菖蒲,而或旁边更添上一二品盆中土养者,实在是雅不可及。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

???????????????—《菖蒲》宋·陆游

明代屠龙说:“清香而色不艳者为雅”。清代苏灵《盆景偶录》中,把菖蒲与兰花、水仙、菊花一并喻为“花草四雅”,且四雅中唯独菖蒲不以姿色示人、不以花香诱人,只留一缕翠嫩清雅在世间。

菖蒲自古以来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从苏东坡到陆游,从金冬心到吴昌硕,都是所谓的“蒲痴”,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中,将菖蒲与兰花、菊花、水仙并列为花中四雅。人们还给菖蒲人格化,专门把每年的农历4月14日定为菖蒲的生日。

???????《画盆石菖蒲》明唐寅

???水养灵苗石养根,根苗都在小池盆。???青青不老真仙草,别有阳春雨露恩。

???早起虚庭赋考盘,稻田新纳十分宽。

???呼童摘取菖蒲叶,验到秋来白露团。

此君常生偏幽处,别开清寂之天,不嫌地僻;不作繁花之梦,所爱日长。不妆艳色,色艳邀人采;毋抹浓香,香浓引蝶忙。『独卧林泉,旷然自适,无利无营,少思寡欲,修身出世法也。』

?

宋人徐侨在其诗《咏拳石菖蒲》中这样写道『一尘不许渭幽雅,百草谁能并洁娟。日课苍头注新汲,要移林壑在庭前』,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徐侨视菖蒲为林壑,真乃坐地成神仙者也。

为友人题写斋号

宋代禅师释正觉有偈曰:“寒山骨瘦,雪林气清。”世有瑶仙草,山中多高洁,诸如幽兰、菖蒲、水仙、清菊之类,宋人苏轼便“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世有贤人,以芳草为友,寻访至山林,如宋人陆游“寒泉自换菖蒲水”。

更有嗜之成癖者,将菖蒲之类植于庭中案上,如明人高濂以菖蒲作几案间雅玩,此皆因菖蒲有山林气,无富贵气,有洁净形,无肮脏形。山林气,便是抱朴归真的素净之心,如幽兰出空谷而不问开落,如蒲草养清气而不滋寸土。

无论是山长水阔,还是咫尺真赏,都源于内心对万物生灵的热忱和向往。明人沈复所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正解此意。“谈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心口言行一致,方能获得此中真乐。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使物以蔽目,让心与尘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ly/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