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月壬戌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的养生,不仅只限于这一天,其实是可以延伸到整个农历五月的。

端午,也称端阳,因为“五”代表“阳”,比如“九五至尊”。此时是天地的阳气到达顶点之时,也是各种病邪毒虫活跃的时候。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故设端午节来祛邪。

端午时,家家门前挂菖蒲,认为可以辟邪、保平安。这不是迷信,是科学。艾叶和菖蒲叶在端午时节药性最好,它们含有挥发性的药性成份,能散发浓烈的香气,可以杀菌、避虫。

艾叶菖蒲足浴方

艾叶、菖蒲各一把

1、艾叶与菖蒲同放在水里,大火煮沸5分钟,熄火。

2、用煮好的水先熏蒸双脚,等到水温适合后,再泡脚,最好连小腿部位一起泡。

3、一边泡一边用手撩洗膝盖部位。

祛除下焦寒湿,调理皮肤湿疹、膝关节痛……

——by陈允斌

photo∣今天在工作室外面的平台小门前也挂了一把菖蒲与艾应节。

上午女友来工作室做了一个加强版艾灸,是小郑医生教我的,笑言这是改良版长蛇灸,根据地域气候和不同人的体质作的一个艾灸。

首先是用5斤左右的姜打磨成蓉,取蓉沥干,用姜蓉铺在整条脊柱上(督脉,这是女友第一次做加菖蒲的艾灸,怕她不适应,所以没有连膀胱经一起铺),再将加了少许菖蒲末的陈艾绒捏在姜蓉上,点燃艾绒。如此反复,灸了40分钟。

灸完后,可以看到她的眼睛明显有神了,她自我感觉亦非常良好,说觉得眼皮不沉了,腰也不酸了,气清神朗。

photo∣女友在店里做改良版“长蛇”灸进行中,图片无PS,是这位玉背白滑的女友同意了才发的。

photo∣垫着的是姜蓉,姜蓉上面一条正燃烧着的,是混了少许菖蒲末的艾绒。

今天我忙得根本没空给自己做艾灸,现在有空了,又想起还是记录一下。所以,一会儿回去泡个艾叶菖蒲足浴也好。

关于艾,很多老中医都会把艾绒加上棉花,一起制成肚兜、药枕和药垫子,特别对老年人的丹田气弱,或者是妇女痛经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熟艾叶配其它药物内服,有很好的温通气血、驱逐寒湿作用,还有安胎效果。比如大众熟知的“艾附暖宫丸”,可治疗人体的寒证,特别是妇女的小肚子冰凉、不能怀孕等。

艾叶

辛、苦,温,归肝、脾、肾经。

温经止血,安胎,逐寒湿,理气血,主治吐衄,下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病,霍乱转筋,疮疡疥癣。

1、《纲目》:苦而辛,生温熟热,可升可降,阳也。

2、《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月经不调,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3、《本草经集注》: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

4、《医林纂要》:坚肾固命门,养阳逐阴。燥脾土,养胃气,温中去寒,安正辟邪。

阴虚血热者慎服。

1、《草本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

2、《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石菖蒲

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

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志。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噤口痢,风湿痹痛。

1、《本草衍义》:菖蒲,世又谓之兰荪,生水次,失水则枯,根节密者,气味足。有人患遍身生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然至颈而止,粘着衣被,晓夕不得睡,痛不可任。有下俚教以草蒲三斗,剉,日干之,樁罗为末,布席上,使病疮人恣卧其间,仍以被衣覆之。既不粘着衣被,又复得睡,不五七日这间,其疮如失。后自患此疮,亦如此用,应手神验。其石菖蒲,根络石而生者节乃密,入药须此等。

2、《本草正义》:菖蒲芳香清冽,以气用事,故能振动清阳,而辟除四时不正之气。

3、《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1、《医宗必读》:菖蒲香燥而散,血少,汗多忌用。2、《药性通考》:乃尅伐之药,气虚体弱之人慎用。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ly/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