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药小故事打老儿丸
相传,四川有一大夫,叫陈转运,一日采药到青城山下,见一30余岁年轻女子手持木棒,在高山上往南行走如飞,追打一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陈转运见了,急忙拦下。论相貌,那女子无疑是老者的晚辈;即使是夫妻,年轻妻子在路上追打老年丈夫也令人难以容忍.于是问女子为何打老人。谁知那年轻女子的一席话,竟将他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被追打的老者,既不是“年轻女子”的丈夫,更不是她的长辈,而是她的儿子,所谓“年轻女子”,实际已百余岁。 她因长年服用家传秘方配制而成的一种药丸,所以容颜不老,虽已百余岁,仍然身轻如燕,体态姣好。而她的儿子,屡屡不听她的劝告,拒服她配制的药丸,结果70多岁,变得须发皆白,老态龙钟。为此,她十分生气,常常追打儿子,逼迫他服用药丸。 听到这里,转运惊诧万分,跪拜请求赐予药方,以传流救济世人。于是,将这种药丸称为“打老儿丸”。至汉代,名医华佗却嫌该药尚有缺陷,便在原来配方的基础上增减了几味药物,突出了该药壮阳滋阴的作用,并改名叫“仙姑打老儿丸”。“仙姑打老儿丸”经华佗调理,其名声和作用更是不同凡响。不久,它便进了宫廷,成为皇帝和皇亲国戚们的专用补品。既然进了宫廷,该药“打老儿丸”这一不雅的名称自然不能再用。 于是,它在不同的年代便有了不同的名字,医院十三科(公元--年)把“仙姑打老儿丸”改成“延年益寿丸”。明代末年(年)中原名医郭敬海将家传的“不老还童挂骨丹”合并改为“延年益寿补肾丸”,二方合并后既能滋养肝肾、健脾益胃,又能填精益髓,还能滋阴生血。此药滋而不腻,温而不燥,生化无穷。郭敬海经常服用,以致年逾90岁而须发乌黑,齿固不落,耳聪目明,身体健实,一直活到岁,清朝一代名医郭敬海故称“长生不老人”。 处方如下:石菖蒲、山药、川牛膝、远志、巴戟天、续断、五味子、楮实子、杜仲、山茱萸、茯神、熟地、小茴香、肉苁蓉、枸杞子,先单味药精心炮制,再磨粉做药丸服用。本文由浩仁堂综合整理 经同意授权后,方可转载并请标明出处。咨询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ly/1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住酒店时,洗漱用品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带
- 下一篇文章: 一天一学,中药石菖蒲台六百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