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游客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帖,称自己在广西灵川县的景区,被商家以“壮仙草”为名,卖了一斤药材,要价1万多元。该游客说,商家先是用“壮仙草”对老人的前列腺炎有特效的说辞,吸引了他的注意,然后又用打成粉后再称重的方式,让他买下了多克的药材。该游客表示,自己感觉被套路了,怀疑这个“壮仙草”是不是真的,或者是不是有掺假。2月2日,灵川县工商局办公室回复,经核查,商家已退款。

“壮仙草”是什么?

据了解,“壮仙草”是一种中草药的俗称,学名为石菖蒲,属于菖蒲科植物。它的特征是茎呈三棱形,叶子细长,花序呈圆锥形,花色有白色、紫色、蓝色等。它的根茎和叶子都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效。它在中医中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等症。

“壮仙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药材。它的价格一般不高,市场上的平均售价在每斤几十元左右。它的品质也比较容易辨别,一般以根茎肥厚、色泽鲜亮、气味芳香、无虫蛀、无霉变为佳。它的用法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将根茎切片,煎水或泡茶饮用,或者将叶子捣碎,敷在患处,或者将根茎和叶子一起煮汤或炒菜食用。

商家的套路是什么?

据该游客的描述,他在大圩鼓楼码头景区内看到有商贩销售“壮仙草”和“壮阳鞭”等药材,有两个中年男子正围着要买,说这个野生“壮仙草”对老人的前列腺炎特别好,考虑到自己的老父亲一直受前列腺炎的困扰,就跟着买了。商家先是说每克15元,后来还价到了7元。然后,商家称要将药材打成粉后再进行称重,结果显示克,超出预期很多,需要元。该游客说,当时很诧异,不想买了,但都打成粉了,他一个人在外地,不买怕走不了,最终付了款。

从该游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商家使用了以下的套路:

-利用“壮仙草”的名气和功效,吸引游客的注意和兴趣,制造一种“壮仙草”是一种稀有和珍贵的药材的错觉。

-利用其他的“买家”作为“托儿”,增加游客的信任感和购买欲,制造一种“壮仙草”是一种很抢手和畅销的药材的错觉。

-利用打折的手段,让游客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制造一种“壮仙草”是一种很划算和实惠的药材的错觉。

#2月图文动态激励计划#-利用打成粉后再称重的方式,增加游客的购买成本和风险,制造一种“壮仙草”是一种很难退货和换货的药材的错觉。

官方的回应是什么?

2月2日,灵川县工商局办公室回复,经核查,商家能出示合法的《营业执照》,店内商品都已明码标价,计量器具准确。1月30日,经局执法人员与商家沟通后,商家表示退货后立即退回元。商家1月31日收到退货后,已退回元。

从官方的回应中,可以看出,商家虽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是存在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利用游客的无知和心理,进行欺诈和敲诈。官方及时介入,协调商家退款,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也提醒了游客在购买药材时要多加注意,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要自己多方了解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ly/1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