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端午浴芳兰

清汗微微透碧纨

仲夏端午

DragonBoatFestival

端午节来了,医院校学生的你,除了吃粽子,会怎样去过端午节呢?

可以在宿舍门口挂艾叶菖蒲

习俗: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

菖蒲

菖蒲分几种,有泥菖蒲、水菖蒲、石菖蒲,可入药只有石菖蒲。石菖蒲,以“一寸九节者良”,故亦称“九节菖蒲”。

《本草新编》: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中药方剂配伍有“君臣佐使”之说,而菖蒲为药,不为君药,大有不愿竞逐荣势之品格,挥洒芬芳,拂袖而去……

李白诗云:“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苏轼诗云:“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因此,在宿舍门口挂点菖蒲,不仅芳香绕室,发挥一定的药用价值,更表示了你对纯朴高雅之风的追求哦!

艾叶

说到艾叶,医院校的你一定不会陌生!校园内外各种大大小小的义诊活动,哪一次没有艾灸?我们常说的“针灸”,其实指的就是针刺和艾灸啊!

艾灸便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便是艾绒,艾绒进一步加工,便是我们常见的艾条了!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端午时节气温回升、疾病多发,艾叶有特殊的香味,古人把它挂在门口以求驱病、防蚊、辟邪。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和挂菖蒲一样,挂艾叶这一习惯在多年的传承中,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医用价值了,已经升华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闻其香味,仿佛闻到了千年的时光,千年的积淀随着这股香味氤氲开来,满庭芬芳!

不如洗一次端午药浴吧!

在中国民间,一直都有端午药浴的习俗,目的也是驱毒、避秽。古人以兰草汤沐浴为俗,所以端午节也叫“浴兰节”。

《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端午药浴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主要是将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水煮,滤渣取液,调至适当温度,用于洗浴。借水的温热之力以及药物的效力,对身体保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不同地方,药浴所用的中药是有所差别的,比如在广东,则常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常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

而且,根据小编的经验,药浴的水是很清香的哦!有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

不过,洗药浴需要注意的是,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药浴。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也不宜使用。对于皮肤有破损的人,谨慎药浴,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防伤口感染。

资料以及图片来源

百度百科百度图片doc个人图书馆古方中医网《遇见最美的本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gj/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