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病症详解及中药方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m.39.net/news/a_5888004.html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或)功能改变的疾病。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临床以慢性多见,常见肺气肿体征,不同程度的发绀、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偶有干湿啰音,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听诊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下心脏搏动明显。 部分病人有颈静脉充盈,肝界下移。 病情严重是可引起呼吸衰竭、右心功能衰竭。 1.肺心灵 来源:《中医杂志》(,10:)。 主治:肺心病。 组成:生石膏15g,炙麻黄3g,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胆南星10g,全瓜蒌15g,桑白皮10g,蚤休20g,丹参12g,桃仁,杏仁各10g,橘红10g。 用法:水煎服。 2.温肾救心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温阳益气,化湿利水。 主治:阴盛于内,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引起的心悸怔忡,尿少浮肿,喘不得卧,口唇发青之水气病(肺心病、风心病)。 组成:炙附子7.5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生芪25克,五加皮25克,细辛5克,五味子1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 用法:先将药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水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混合一起,分两次服,每次ml早晚餐后一小时左右服用。 加减: 下肢肿甚,加防己15克; 上感咽痛,加鱼腥草25克; 咳喘,加车前子25克,杏仁15克; 呕逆不食,加砂仁10克,藿香4.5克。 3.金水交泰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益气宁心,化痰祛瘀。 主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虚喘、支饮、肺胀、心悸等病范畴。 组成:南沙参50克,黄精30克,地龙30克,苏子30克,赤芍30克,黄芩30克,木蝴蝶10克,制志星15克,沉香6克(研末冲服),葶苈15克,甘草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共取汁毫升分三次温服。 加减: 心悸气短较甚者,南沙参加至克,葶苈加至30克,不但能润肺平喘,且能益气强心; 痰涎胶固难咯者,制南星加至30克; 长期应用激素的病例,甘草加至30克,加桃仁、五加皮; 阳虚水泛而见面浮胫肿,加茯苓,去甘草; 肺气耗散,心阳欲脱者,加红参或合生脉散; 痰瘀阻遏,蒙蔽清灵,症见神志恍惚,时清时乱者,加石菖蒲、远志化痰通窍。 4.四三二二汤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4:31)。 功用:泻肺行水,化痰平喘,益气强心。 主治:肺心病中度和重度心衰。 组成:葶苈子15~30克,车前子15~30克,莱菔子12克,苏子10克,瓜蒌皮,大腹皮,桑白皮各15克,云苓,猪苓各15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30克。 用法:上药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10~14天为一疗程。 加减: 外感偏热者,见痰黄,大便干,尿黄,舌质紫,苔黄腻,脉濡数,加黄芩、鱼腥草、银花、连翘; 外感偏寒者,见痰稀色白量多,恶寒,舌紫,苔薄白,脉浮滑,加桂枝、干姜、细辛、法半夏; 肾阳虚者,加附子、黄芪;血瘀明显者,加桃仁、当归。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地点为汤加。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w/6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神类常用非处方中成药
- 下一篇文章: 观景国际教育真题中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