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画菖蒲
古代文人把菖蒲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从唐宋开始,文人士大夫开始流行植菖,甚至,有无菖蒲不文人的说法,可见菖蒲在文人心中的地位.置于案头,香气清雅。在花鸟画兴盛的清代、民国,菖蒲自是画家们笔下乐于描绘的植物。郑板桥、金冬心、苦瓜和尚、八大山人、罗两峰、吴昌硕、齐白石等常以菖蒲为题作画。 通过欣赏菖蒲画,能够使我们在造景、选材、配石、配盆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升自己的菖蒲艺术水平。 明代《十八学士图》琴棋书画中的“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有很清雅的松桩、菖蒲盆栽. 《玩蒲图》局部,名士高古,童子萌萌,松荫溪畔,赏玩菖蒲 菖蒲奇石镜片设色纸本 郭兰祥设色蒲石图屏 花鸟名画-中国传世名画. 黄山寿蒲石清供图扇面 居廉(-)-菖蒲扇面 孔小瑜画中菖蒲 陆恢倪田菖蒲寿石扇面设色纸本 潘天寿《菖蒲八哥图》 清居廉花卉奇石册十二开-岭南画派创始人居廉作品 清任伯年《端午图》 清道光十三年陶琯设色清供图轴 山田松渓木版画菖蒲沈香鸟之図花鸟画明治28年 唐云己卯(年)作玩蒲图 戊寅(年)作山石菖蒲团扇面 扬州八怪之首金农,金冬心先生,雅爱菖蒲,曾以“九节菖蒲馆”为斋名。所绘菖蒲图,笔调古拙,迥异流俗。 姚又巢蒲觞献瑞图 张熊菖蒲寿石 周炼霞菖蒲图 清供图是明清以来文人画家常绘制的题材,吴昌硕更是公认的个中高手,他一生多作清供迎岁、赠友。吴昌硕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 吴昌硕:菖蒲园蔬图 吴昌硕《菖蒲寿石》 吴昌硕先生菖蒲梅花吴昌硕曾给梅兰芳先生的画题赢为梅花初写罢,陪君禅语立香南 在当代,江南大学教授王大濛老师对菖蒲文化的研究尤为深入,人送雅号江南“草圣”,把菖蒲文化发扬光大。玩蒲也爱画蒲。 朱屺瞻先生也是极其热爱菖蒲 朱屺瞻《蒲石图》 朱屺瞻《菖蒲》 朱屺瞻《岁朝清供》 朱屺瞻《丹桂灵苗》 此幅为金农的学生罗聘所绘《菖蒲拳石图》,此图写菖蒲一枝,浓墨数叶、疏疏几笔,即有劲挺潇洒之姿。其下拳石横卧,淡淡落墨,灵珑秀润,与菖蒲适成对比。高低错落,浓淡枯湿,简朴而多韵。赏文人之画,当于疏简处观其境界,于无画处观其意韵。就象听高人抚琴明其断续婉转之理,方知“余音绕梁”,“无声胜有声”之妙。故曰:白非白,空不空,方是善画、知画者。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的溥心畲先生亦爱菖蒲,此幅《盆花菖蒲图》寥寥数笔便画出先生案头之清气。作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吴昌硕似乎对菖蒲情有独钟,不少作品中都出现了菖蒲的身影。此幅《菖蒲蜀葵圖》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墨气淋漓。作为传统文人,吴昌硕的生活境况一直不太好,他在《缶庐别存》中说:“闭门守岁,呵冻作画……穷居海上,一官如虱,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耐苦寒、安淡泊”,却也生活得生机盎然,也许这正是吴昌硕与菖蒲之间的共鸣。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xw/1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滨水景观植物配置与选择
- 下一篇文章: 那年我们18岁,一本书影响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