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来临之际,宫里的世界与您共度佳节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取自《百度百科》。 在端午惯有的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众多习俗中,赛龙舟、吃粽子成为节日庆祝的标志性方式,而拴五色丝线、佩香囊成为人们祈福纳吉的重要方式。古老的传统习俗延传至今,人们仍然喜吃粽子、赛龙舟,佩戴彩绳、香囊乃至各种寓意美好的饰品。在端午来临之际,“宫里的世界”为大家带来了各式各样寓意美好的饰品,如御猫系列“情深意粽”香囊和“大橘为粽”香囊、吉祥铃兰五福端午五彩绳、“粽意你”绒面情侣猫咪抱枕等等,进入“宫里的世界天猫旗舰店”,挑选一款中意的礼物,给自己,也给亲朋好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平安幸福度过每一天。 “粽意你”绒面情侣猫咪抱枕 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诗情浓郁的节俗活动在民间与宫廷中广为流传。明清宫廷中的端午习俗与民间大同小异,只是在形式或规模上更为精致、丰富。 在端午期间,宫室的大门两旁都摆放着插有菖蒲和艾蒿的花盆。门上悬挂的吊屏上,画着天师、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的故事,并要悬上一整月方撤掉。宫眷内臣们都穿上绣有五毒、艾虎的补子蟒衣,用这种节日装束来向“毒虫”宣战,辟邪祈福。到五月初五这天,活动达到高潮。午饭时,宫中的眷属臣僚都饮用朱砂、雄黄、菖蒲酿制的药酒,吃粽子和加蒜过水的温淘面。 除了门房装饰、饮食、着装的习俗讲究外,其他文武活动也必不可少。文有群臣赋诗作对,武有龙舟竞渡、射柳、击鞠等活动,处处体现着宫中欢庆节日的热闹气息。清代皇帝在观龙舟竞渡之后,有时也会去戏楼看戏,剧目主要内容为天师除毒、屈原成仙、采药伏魔等颇具中国传统神话色彩的题材。 历经千年岁月变迁、朝代更迭,端午的文化习俗延传至今的同时,也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文物古迹。 《明黄色缎地平金银彩绣五毒活计》是清同治时期的文物,清代宫中喜爱在腰带或领襟之间的钮扣上佩挂各类日常随手可用的小杂品,如荷包、扇套、表套、搬指套、香囊、眼镜盒、褡裢、钥匙袋等,通称“活计”。这些活计既实用,又美观。而这套活计是端午节佩戴之物,共9件,每件的颜色和纹样相同,均为明黄色,通体以金线、银线和五彩丝线绣五毒和“大吉”葫芦纹。寓意以毒攻毒,以恶镇恶,驱邪免灾。(参考故宫博物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w/10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下城新添两处新春环境小品,陪你过个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