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锅菜8月22日

以下内容,大多数来自赵医生,中医。

阴虚发热感冒,用葳蕤汤,主要由玉竹、白薇、桔梗、豆豉、葱白、生姜等组成。

岳老的许多经验都是很好用的,临床重复率比较高,比如治疗小儿脾虚不爱吃饭,岳老推荐的资生丸就很好用。最近接诊了好几个不爱吃饭的儿童,脾虚类型的我都是以资生丸加减改成汤剂口服,病情稳定后再以资生丸中成药调理,疗效比较可靠。并且,不仅食欲改善,许多因脾虚导致的伴随症状都会有所改善。

发热重,特怕冷,不出汗,咽不痛→风寒感冒颗粒。

发热重,怕风冷,咽喉干,头微痛。→感冒清热颗粒。

发热轻,肚子痛,想呕吐,大便稀→午时茶颗粒。

发热轻,喷嚏重,清鼻涕,咽喉痒→正柴胡饮颗粒。

发热重,全身痛,关节沉,怕风冷。→荆防颗粒。

西方文明的源头。圣人远离政治却又被政治捕杀。比如苏格拉底和耶稣。他们是圣灵下凡但不是世俗之王。

中华文明的源头不同。主流文化的奠基人孔子一生都在寻求政治抱负。他所崇敬的祖先尧舜禹、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内圣外王。

这里面可能含着中华文化的一个密码。

发热轻,微怕冷,不出汗,头略痛→荆感胶囊。

发热轻,关节酸,清鼻涕,鼻音重→感冒软胶囊。

发热重,全身酸,口干苦,肢体倦→九味羌活颗粒。

发热重,腹鸣痛,有吐泻,怕风冷→藿香正气水。

发热重,很怕冷,口干渴,便不通→防风通圣颗粒。

发热轻,很怕风,出汗多,鼻出声→桂枝颗粒。

发热轻,没精神,易出汗,不禁风→玉屏风颗粒。

发热重,咽喉痛,口干枯,心不定→养阴清肺颗粒。

发热重,精神差,口干渴,咽喉痛→银翘解毒颗粒。

发热重,没力气,浑身痛,咳嗽重→连花清瘟颗粒。

发热轻,头晕痛,咽喉痒,轻咳嗽→桑菊感冒颗粒。

发热轻,头眩晕,口苦重,常恶心→小柴胡颗粒。

发热轻,关节痛,不咳嗽,怕风冷→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发热轻,咽喉痛,清鼻涕,怕凉风→四季感冒片。

发热重,手心热,大便干,口气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发热重,咳嗽重,有黄痰,头痛重→苦甘颗粒。

发热重,咳嗽轻,咽喉痛,没有痰→风热感冒颗粒。

发热重,心烦躁,说胡话,曾抽风→清开灵颗粒。

发热轻,有积食,有粘痰,易抽搐→小儿七星茶颗粒。

发热重,心烦躁,反复热,口干燥→抗病毒口服液。

心梗急救:患者如果既往有心绞痛病史,在血压、心率正常,无青光眼未饮酒的情况下,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既往无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倾向,应立刻嚼服阿司匹林3片(mg)。嘱患者不可用力活动,可以平躺、可以半卧,取一个患者自觉舒服的姿势即可。如果患者昏迷,不可口服药物,以免误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静候救援。

银翘解毒颗粒。由金银花、连翘、荆芥、豆豉、薄荷、牛蒡子、桔梗、芦根、竹叶、甘草等药组成。阴虚发热,一般口干明显,出汗少,口唇干,精神不振,心烦,发热一般在下午或夜间严重,以低热为主,但有时儿童也有高热,小便黄,尿量少,大便可以干结,但有时大便也可以稀溏,舌质偏红,舌苔少并且很干燥,脉细数。

养阴清肺颗粒,来源于一张治疗“白喉”的名方,而现代说明书上也没有写治疗白喉,而写的是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玉屏风颗粒与桂枝颗粒都可以治疗“虚人”感冒,但其实是有差别的,玉屏风里面黄芪、白术都是补气药物,所以主要以气虚为主,以补为主,充实自己以抵御外邪。而桂枝颗粒里面芍药、大枣主要用来补血,运用以血虚为主,以解表祛邪为主。

防风通圣散就可以双管齐下,麻黄、荆芥、防风、薄荷、生姜、桔梗发散风寒,解表,连翘、栀子、黄芩、石膏清泻内热,大黄、芒硝、滑石、甘草给热邪以出路,由大小便而出,当归、川芎、芍药疏通血滞,白术健脾。

感冒初期,风寒风热都可以用。此方叫做荆防银翘汤,在圈内很有名,由荆芥、防风、紫苏叶、金银花、连翘、竹叶、茯苓、陈皮组成。四季感冒片用大青叶、桔梗代替了金银花和竹叶,用香附、甘草代替了茯苓,有了香苏散,不仅可以散寒,还可以祛湿。

感冒软胶囊有散风解热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咽喉肿痛。由麻黄,桂枝,荆芥穗,黄芩,苦杏仁,羌活,川芎,防风,白芷,石菖蒲,葛根,薄荷,当归,桔梗组成。感冒初期,发热、咽痛、怕冷、出汗少,分不清风热风寒,都可以用它→四季感冒片。

感冒初期,怕冷、出汗少、头后疼痛、喷嚏、清鼻涕、鼻塞、发热,典型风寒→风寒感冒颗粒或荆防颗粒。

怕冷,咳嗽明显、干咳、痰少、口不干、咽喉不痛、甚至见凉风咳嗽→通宣理肺颗粒。

轻微头痛、前额或两侧太阳穴为主,咽痒咽痛、咳嗽为主、发热不明显、痰少→桑菊感冒片(颗粒)。

咽痛明显、发热、口干、咳嗽、小便黄,典型风热感冒→银翘解毒颗粒或风热感冒颗粒。

扁桃体化脓肿大、咽痛为主、脖子发胀、咳嗽→双黄连口服液或复方鱼腥草合剂。

怕冷、头痛发胀、发热、咳嗽急促、严重发作气喘、咽喉疼痛→苦甘颗粒。

咳嗽严重、甚至喘、痰粘或黄痰、发热、小便黄、大便干→小儿定喘口服液。

身体关节痛、精神差、咽喉疼痛干燥、口干、咳嗽、高热、反复发热,多是流感→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颗粒。

流感咳嗽、咽喉疼痛、咳嗽、呼吸声音粗、发热等,但程度较连花清瘟轻→羚羊感冒颗粒。

发热、口臭、大便不畅、黏腻、臭秽、食欲差、腹胀,积食发热→保和丸(颗粒)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发热反复发作,不吃药自己退,退了还发热,食欲差、恶心、头晕、心烦→小柴胡颗粒。

发热、汗少、头沉头痛、身体酸痛、下肢沉重乏力→九味羌活颗粒。

发热、怕冷、恶心、大便稀或腹泻,相当于胃肠感冒里面的寒湿类型→藿香正气水。

平时便秘、火大,突然高热、怕冷、咽喉疼痛,平时体质壮实,不经常感冒者→防风通圣丸(颗粒)。

麻杏石甘汤,包括文章末尾链接中的感冒疏风+抗病毒+保和丸,这两种治疗方案我本人都应用过多次,个人经验,麻杏石甘汤针对的肺炎,起势特别快,一下子就高烧40℃左右,人特别想睡,稍后才开始表现出咳嗽之类的症状,患者常有玩耍着凉的经历。这时候如果及时用麻杏石甘汤,效果非常好,常能一两剂退烧。如果是流感,比如从嗓子痛开始的感冒,尽早使用感冒疏风+抗病毒+保和丸,也会效如桴鼓。非常感谢范先生分享这些经验,医者仁心,范先生可以说是有圣人之德了。希望能有更多患者看到这些经验,避免承受更多病痛和不幸。

感冒疏风片+抗病毒口服液+保和丸:麻黄绒、桂枝、苦杏仁、白芍(酒炙)、防风、紫苏叶、独活、桔梗、谷芽(炒)、生姜(捣碎)、大枣(去核)、甘草

抗病毒口服液主要由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辅料为蔗糖、蜂蜜、环拉酸钠、桔子香精等有效成分组成的复合制剂。

一定要切记!下面这些药千万不要混搭!

1、感冒药+感冒药=肝肾损害

2、抗生素+利尿药=听力障碍

3、磺胺类药物+维C=泌尿系统结石

4、碘酒+红药水=碘化汞中毒

5、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不良反应叠加

6、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药效下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t/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