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之人必备的诗词妙句
来源:茶的故事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 在诗中,他们写出了品茶的体会、对茶的赞美,甚至对生命的感悟。作为现代的爱茶人,读茶诗,仿佛带我们穿越千年,与他们共饮一壶茶。 一言至七言诗·茶 唐·元稹(zhěn)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赏 析 “一至七言诗”是隋唐时期的一种诗体,也就是我们常说“宝塔诗”。此诗是元稹等人欢送白居易以太子宾客的名义去洛阳。 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第二句写了茶味香和形美。第三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僧皎然,俗姓谢,字清昼。唐代著名诗人、茶僧。 九月九日重阳节,从唐时起就有在重阳节登高赋诗、插茱萸或饮酒之风俗。皎然在重阳节同陆羽品茗、赏菊、赋诗,开创以茶代酒,移风易俗之新风。 赏 析 两碗茶 唐·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赏 析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吃完睡一觉,起来喝两碗茶。抬头看看日头,夕阳西下。快乐的人可惜日子过得太快,忧愁的人厌恶日子怎么就那么慢呢。那些无喜无怒的人,也不在乎时间长短了,一切顺应自然吧!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把茶与人生作比较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情怀,不受喜怒哀乐的困恼,坦然面对人生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胸襟。后两句说的是: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赏 析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宋·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赏 析 全诗句句写佳人,同时又句句写佳茗。在飘渺的仙山上,洁白的流云悠然飘过,山上灵草幻化的仙子用白云洗遍每一寸香肌,不加粉黛,丽质天成,茶芽为流动着的云雾所湿润。 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 观采茶作歌 清·乾隆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乾隆下江南,自然是奔着苏杭去的,到了杭州,自然要游西湖。既游西湖,品龙井茶那是免不了的事儿。公元年,即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去天竺观看了茶叶的采制。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 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 赏 析 七碗茶诗 唐·卢仝(tóng)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赏 析 《七碗茶诗》也叫《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第三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 第一碗喉吻润,第二碗帮人赶走孤闷;第三碗就开始反复思索,心中只有道了;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不敢喝第七碗,只怕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 茶对卢仝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饮,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将喝茶提高到了一种非凡的境界,专心的喝茶竟可以不记世俗,抛却名利,羽化登仙。 吃茶去 点击下方订购唐密传承古制第一和合香 以香安自家之份,养君子之德,参鼻观之玄,开自性智慧,这大概就是古老而温暖的香道文化精髓,穿梭时光,在浮华匆忙的今世,再次浮现于人心里的意义所在。 香是我的好朋友,我深知它從不辜負人?? 金木水火土 推荐阅读?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一个善于用香的主人,通常拥有安宁如意的美好家庭 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明人的香道生活 《香乘》│冷謙真人製香 暖甚一窗日,三冬宜讀書。 卢仝的《七碗茶》 一個蒲團消業力,十方世界作叢林。 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你若想静静,不如来品香~~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品茶最是清事,若無好香在爐,遂乏—段幽趣。 中国传统香的常见使用方法 如染香人。 从中医的角度看『香』 此心安处是吾乡 学习香道,磨砺心性 香文化│书斋和焚香 香文化│以香養夏 所有的东西,最后都可以放下 不浊。 香之福德因缘 邵康節|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三光 首愚法师: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就是功德。 香药同源 一炉香,为何如此迷人? 所有的东西,最后都可以放下 香·香囊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曼荼罗 沉香、白檀、熏陆香、丁香、降香、佩兰、桔梗、连翘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香气芬芳持久,醇厚怡神。净化空间、祛除邪秽、调养身心、增长修行之觉受、开慧除障、贯通中脉。此香在补肺气、祛痰、舒缓鼻炎、理气宽胸、化痰消胀、养肺强阴、益精明目。尤对于感冒初期,或是由于季节交替引起的鼻部不适,上呼吸道不适功效明显。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摩利支天供 此香由沉香、檀香、降香、木香、乳香、甘松、赤芍、白芍、琥珀、当归、红景天、天山雪莲等两百余种草木药材古法调制而成。长期使用可补肝暖胃、疏肝理气、宽胸化痰、消胀,对于脾湿引起的心肝肾肺失调诸症皆可起到舒缓之效。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金刚妙 白檀、沉香、降香、熏陆香、安息香、苏合香、石菖蒲、佛手、木香、五加皮、延胡素、黄连、菊花、金银花、远志、桔梗、五味子、苜蓿、山茱萸、川芎、桑白皮、茅根、陈皮、知母、侧柏丹参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 此香在补脾、肺、肾,心悸气短、肾水不交,身体虚弱、病后康愈方面皆有功效。可令身心康泰,诸事无碍。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泰照 沉香、旃檀香、熏陆香、安息香、降香、官桂、松黄、杜仲、泽泻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此香佛事普熏,安心宁神,适宜禅者静修,宁静悠远,长期使用可宣通五脏之气,平肝补肾,明目、滋阴、养肝、润肺、抗菌、抗疫、抗炎,驱恶、辟邪,清净颐养之极品。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准提供 :此香由沉香、檀香、肉豆蔻、白胶香、苏合香、没药、石菖蒲、丁香、藿香、松黄、菊花、红景天、白芍、赤芍、柴胡、黄芩、天竺黄、蒲公英、甘草、泽泻、皂角刺、芍药、山豆根、车前子、仙鹤草、山茱萸、五味子、刺五加、玉竹、桔梗、石斛等二百余种草本草木药材和合而成。长期使用对于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温通脾胃方面皆有舒缓。尤其对于因脾胃失调严重导致的糖尿病可以达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同时还可以益脾胃,理补元气。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甘醇 :白檀、沉香、降香、乳香、苏合香、安息香、当归、甘松、赤芍、马鞭草、菊花、白芍、云木香、藁本、麦冬、佛手参、地黄、远志、九节菖蒲、仙鹤草、益智仁、川芎、柴胡、玉竹、北沙参、零陵香、丁香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降香、琥珀、桂心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古法调制而成。香气绵柔深沉,穿透力极强。 香气甘醇、深邃,弥而不散。令人身心放松,心意悠然。此香可醒神健脑、疏肝理气,心安神宁,治愈失眠。特别在抑郁症方面有一定功效。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除障 白檀、沉香、藁本、降香、大黃、红花、灵芝、松黄、菖蒲、琥珀、肉豆蔻、甘松、丁香、草果、冬青、桔梗、柴胡、远志、知母、陈皮、丹参、黄耆、苏合香、白胶香、乳香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 此香净坛、除秽,势如破竹;消灾除障纳福,清身心、驱毒气、消困乏;僻恶驱邪,开窍宁神,香所至之处皆转为正能量。(袪湿、水肿、打通五脏六腑之淤气,可脐疗、泡澡、洒净等)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泰琪沉香、檀香、乳香、安息香、白胶香、丁香、大黄、苏合香、丹参、党参、马鞭草、川芎、白术、藿香、连翘、降香、南香、桑白皮、车前子、甘草、桂枝、甘松、黄柏、白芍、赤芍、牛膝、红花、青皮、泽泻、牡丹皮、王不留行、琥珀、干地黄、人参、灵芝、党参、黄芪、茯神、茯苓、石菖蒲、天门冬、桔梗、巴戟、荆芥、苦参等两百余种中药材制成。此香,祛淤化湿、散滞和胃、风寒顽痹、补肝肾、壮筋骨、消水肿,增加免疫功能,增强脾胃功能,对于血糖平衡也疗效显著。 唐密传承古造第一和合香?欣皑 沉香、檀香、降香、远志、吴茱萸、琥珀、雪莲、虫草花、伏苓等两百馀种草本草木药材和合而成。 此香,香气浓厚,令人回味不尽的醇香。浓郁温暖的香气,令人精神顿时一振。于人体之功效为,安神、益智、壮脾。尤适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神志恍惚,健忘惊悸。可消除无明肿毒,女性乳结。亦对于体虚风寒功效卓著。更有益于女性生理周期循环正常。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指月香齋解穢流芬聞是香氣身意快然 ↓↓↓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t/1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消除疲劳祛病延年老年人性价比最高的养生
- 下一篇文章: 中医u速记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