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牛给秦国开辟了条大道,同时消灭两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ww.pfzhiliao.com/ 盐巴原来不叫盐巴,叫巴盐 ,与一个叫巴国的古老国家有关。 巴国位置(左下) 巴国是周朝时期建立在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国家,国都为今天的重庆市江北区,鼎盛时期的疆域很辽阔,包括今天的重庆全境、湖北恩施、川东北部分地区。 根据《辞源》的解释,巴国的疆域更大:巴国,古国名,位于今重庆、湖北、四川、贵州一带。 巴人以尚武著称,通过战争垄断了食盐这个人类生活必需品,然后把它卖给周边国家。 虽然农业资源贫瘠,他们却建立了一方“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东方乐土。 “巴盐”二字,不仅指产于巴国的盐,也是一种品牌,因为这里出产的盐质量最好。 原先不是叫巴盐吗,为什么又叫盐巴了呢?关于这个问题,本人还真回答不了,也许是叫着叫着就叫成盐巴了吧。 1、巴人的辉煌历史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最早的巴国是由五个氏族部落(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郑氏)联合形成的一个大型的部落集团, 由于在武力和船技上占有优势,巴人最终获得了领导权。 从记载来看,巴人在扩张过程中不但凭武力控制了清江(长江的一级之流,古称夷水,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汇入长江)流域及巫溪河(主流在今重庆市巫溪县)流域的盐业生产,还于公元前11世纪,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之战中”立下奇功, 纣王军队阵前倒戈的事情,就是英勇善战的巴人迫使他们干的。 因为这个原因,在西周初期分封时,巴氏还被封为子国,成为71个诸侯国之一。 实际上,巴人并非只知一味凭武力蛮干的“粗人”,也明白多交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因为它的东边是楚国,北边是秦国,两国都是当时强大的国家, 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得广交朋友。 比如公元前年,巴国就希望与邓国(在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交朋友,希望楚国能牵个线搭个桥。 楚国也够朋友,就派了一个名叫道朔的大夫,带着巴国使者韩服到邓国去,不料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人手里。这个小国名叫鄾国(在今湖北襄阳市东稍偏北),他们的人在邓国境内内袭击了楚巴两国的使者,抢走了他们的财物,还把道朔等人杀了。 鄾国人的胆大妄为,激怒了楚王,楚王便派了一个名叫斗廉的大将,率领楚巴联军去收拾鄾国。 鄾国和邓国是姻亲,亲戚挨打,邓国岂能袖手旁观,便派了军队去援助鄾国。 楚巴联军干脆两个一起打,结果,邓国败了,鄾国灭了。 邓国位置 2、昔日伙伴成仇敌 这两个合作伙伴,后来却成了敌人。 《左传》和《华阳国志》,都记载了楚巴交恶的过程:公元前年(楚文王十二年),巴楚两国决定继续合作,一起出兵去打申国(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楚国等来的不是合作,而是噩梦——巴国军队打它来了,而且很快攻占了楚国的那处城(今湖北荆门沙洋)。 楚国损失的,不单单是一个那处城,还有内乱 ,甚至楚王的死,也与此有关——当那处城大夫阎敖弃城逃跑后,巴国军队又兵临楚国都城(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城)城下,楚王怒杀弃城而逃的阎敖,引发阎敖部族作乱。巴国没消停多久,又于当年冬天趁楚国内乱再攻楚国,楚王被迫亲自带兵迎战,结果战败。 当楚王带着败军回国时,守城门的却紧闭城门,不让他进城(郢都)。 楚国法令规定,败军一律不得入城。要想进城也可以,那就是去打一个胜仗,用这个胜仗来弥补之前的败仗,换取进城的门票。 于是,一个与这事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小国,躺着中了枪。这个小国,就是位于淮河上游的黄国。当黄国军队在踖陵(今河南信阳潢川)遭遇楚国军队,并被对方打败,全国人民想破脑袋,也没弄明白如何得罪了楚国。 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进城的门票,楚王却死在路上——因吃“昌歜”(菖蒲根的腌制品)过量,楚王中毒而死,死在湫地(今湖北襄樊老河口)。 巴楚两国关系,从此恶化。 3、一步步走上亡国路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巴楚两个仇敌,后来又握手言和了。 它们还于楚庄王三年(公元前年)与秦国联手,把位于鄂西(湖北省竹山县)的庸国给灭了。 这次取得大胜的联合行动,给巴国带来的却是悲剧,当它因功分得鱼邑(重庆奉节县、巫山县一带)后,楚国顿时翻脸不认人,不断向西进逼,巴国步步败退,陕南、湘西、川东、黔北的大片领土接连丧失,被赶到重庆和川东地区。 巴人无法接受这种结果。但因国力弱小,它只能暂时忍气吞声,却时刻没忘复仇。只不过这一次准备的时间有点长,直到楚惠王十二年(公元前年),巴人的伐楚工作才提上议事日程,派兵包围了楚国的鄾邑(湖北省襄阳市),结果却被打败。 从那时起,巴国内部开始不稳,尤其是公元年左右,这种不稳定终于酿成内乱。 为了平定内乱,将军巴蔓子不得不求助于宿敌楚国,请它派兵支援,答应事后割让三城作为报酬。这种好事,怎能不干呢?楚王痛快地答应了。 内乱平息后,巴蔓子却食言了,先前答应的割让三城,一座也不给,因为那三城是今天的奉节、巫溪和巫山,是盐泉所在之地,盛产盐巴,而巴人的立国之本正是盐巴, 失去了这三城,就等于失去了经济命脉。 巴蔓子(生卒年不详) 于是,巴蔓子对楚国使者说,没有贵国的帮助,我们巴国的内乱就无法平定。贵国的帮助,岂止值三座城,至少值五座城。可是您也知道,国土是不能轻易割让的,而我不过是个臣子,无权私下割城。实在不好意思,我无法履行当初的诺言。 为了惩罚我的食言,把我的头拿去献给楚王吧。 说完这话,巴蔓子拔出剑来,把自己的头割了下来。 使者无奈,只得把巴蔓子的头拿回去交差。巴蔓子的爱国壮举,把楚王感动得热泪盈眶,厚葬了巴蔓子的头。 消息传开,巴国举国悲痛,厚葬了巴蔓子的身躯。 巴蔓子以头抵城这件事,《华阳国志·巴志》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有巴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弥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感动归感动,该出手还是要出手。 巴国借兵平乱,无异于暴露了它的虚弱,这种虚弱,正是可以利用的大好时机。楚王感动的眼泪还没干,就发动了对巴国的战争,很快就攻占了巴国的清江流域,将巴国的第一道盐泉占了。 巴国的亡国之路,就此开始。 4、被迫铤而走险 经济命脉必须夺回。 单打独斗不是对手,必须找个帮手。 还真找到了,就是它西边的蜀国。两国联军经乌江、郁水、清江,向楚国发动袭击,与楚军在兹方(湖北省松滋市)遭遇。结果更悲催,巴蜀联军不但打了败仗,巴国的第二个食盐产地也丢了。巴国经济雪上加霜。 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倒,接着就会倒一大片。 楚宣王九年(公元前年),楚国大军直扑巴国第二大盐泉,攻占巴国黔中之地(今重庆涪陵区、黔江区)。紧接着,巴国最后一个盐泉所在地(今重庆巫溪县、巫山、重庆奉节县一带)也被楚军攻占,成了楚国的“巫郡”。 几大产盐之地的丢失,使巴国失去了国本。 此时的巴国,犹如一个病入膏肓,羸弱不堪的重病患者,面对楚国这个壮汉的暴揍,基本上失去了还手之力。 巴国的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不停地迁都,当它的国都最后迁到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时,它的地盘,也只剩下今天的川东北一隅了。 这时的巴国,阿狗阿猫都可以欺负它, 比如名不见经传的庸国(位于巴、秦、楚三国之间,建都湖北省竹山县西南),它对巴国经常性的侵略,搞得后者焦头烂额。 惹不起我就躲。可是往哪儿躲呢?除了西边的邻居蜀国,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了。 蜀国也不是吃素的,也是江湖上一条好汉, 巴国之所以敢打它的主意,是因为蜀王开明十一世不太中用,导致国力渐衰。 没想到这一点反而成了蜀国的“优势”,十二世蜀王正想用一场胜利来提振人心,巴国的侵略正好可以利用。在老杜的领导下,蜀国集中力量迎战。 巴蜀两国规模最大的战役,开始了。 巴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一个名叫苴国(今四川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的帮手。 苴国本来是蜀国的诸侯国,但一直和巴国是哥们儿,它们两家经常联合起来搞蜀国,这一次也不例外。 不敢与蜀国彻底撕破脸的苴国留了一手,只派了一队士兵给巴国当带路党。 苴国位置 巴国的同盟军留了一手,它的对手可是什么也没留,当巴军主力被蜀国的老弱兵诱入腹地,蜀国以破釜沉舟般的果敢,集中所有兵力对巴军进行围剿,大获全胜。 5、贪财蜀王引来祸水 屋漏偏遭连夜雨。大败于蜀国的巴国元气尚未恢复,就遭到强大秦国的“最后一击”,被打得直接咽了气。 秦国离巴国那么远,相隔千山万水,秦军是如何跑到这旮旯来的? 引来秦军的罪魁祸首是蜀国。 秦惠王(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秦惠王早就对蜀国的富饶垂涎三十尺了,打算派兵攻打,却对蜀国一无所知,道理也很崎岖,不利于大军运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嘛。著名“阴谋家”张仪便献了一计,命匠人制作了五头石牛,把黄金镶在牛尾下——这不是一般的石牛,是会拉金屎的石牛。 石牛做好后,张仪就派他儿子张若护送到苴国去了。苴侯得到这么多“会拉金屎”的石牛,自然答应秦国借道伐蜀, 至于唇亡了是不是会齿寒,他才不管呢。 苴侯想得太美了,石牛才不是送给他的呢。张若把石牛押送到苴国后,便派人到苴国和蜀国边界广而告之,“会拉金屎的石牛”这个消息,便传到了蜀王耳朵里。 脑残年年有,那年特别多 ,蜀王相信了。他还相信,这么好的东西,苴国是不配拥有的,最终会是他的。 于是,他不顾大臣们的集体反对,命令五组劳工加班加点开凿蜀国通往苴国的道路,他要发兵教训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然后利用这条道路,把五头石牛从苴国运回来。 蜀王没想到,他修的这条“康庄大道”,成了“别人的路”。 当这条后来叫做金牛道又叫石牛道的道路修好,蜀王杜芦亲自领兵攻打苴国,苴王请求秦国发兵求援时,秦王嬴驷对张仪、张若、司马错说, 是时候了,你们撸起袖子干吧。 此时的蜀王,哪里会想到秦国对它觊觎已久,还异想天开地派使者和秦国结盟。秦国军队倒是来了,却不是来帮它的,而是来打它的。 秦国军队走的路线,正是蜀王为了运回“会下金子的石牛”而修的那条路。 公元年,贪财的蜀王不但给蜀国带来灭国之灾,还把邻居给害了, 灭了蜀国的秦国,顺手就把巴国灭了。 灭掉巴、蜀后,秦国军队屯兵江州城(今重庆市),一步步蚕食楚国,开始把司马错 “先灭蜀,继灭楚,而得天下” 的战略构想付诸实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xt/12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遍布农村的财富,农民靠它日挣600元
- 下一篇文章: 湖南中药饮片交易中药采购8月18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