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生僻字这首歌,你能认出这些生僻字
生 僻 字 最近,《生僻字》一歌走红网络,中间一大段稀奇古怪的歌词如下: 魃魈魁鬾魑魅魍魉 又双叒叕火炎焱燚水沝淼? 茕茕孑立沆瀣一气 踽踽独行醍醐灌顶 绵绵瓜瓞奉为圭臬 龙行龘龘犄角旮旯 娉婷袅娜涕泗滂沱 呶呶不休不稂不莠 咄嗟蹀躞耄耋饕餮 囹圄蘡薁觊觎龃龉 狖轭鼯轩怙恶不悛 其靁虺虺腌臢孑孓 陟罚臧否针砭时弊 鳞次栉比一张一翕 这些字都是什么意思呢? 下面简单翻译一番: 魃(ba2)魈(xiao1) 魁(kui2)鬾(ji4) “魃”是青衣女鬼。 “魈”是山中精怪。 “魁”是个常见字。 “鬾”是小儿鬼。 诗例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杜甫·天末忆李白》 水府沈沈行路绝, 蛟龙出没无时节。 魂同魍魉潜太阴, 身与空山长不灭。 ——《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 又(you4)双(shuang1) 叒(ruo4)叕(zhuo2) “又”和“双”没什么好解释。 “叒”是“若”的异体字。 “叕”为连缀之意。 诗例 饮余马于咸池兮, 总余辔乎扶桑。 折叒木以拂日兮, 聊逍遥以相羊。 ——《屈原·离骚》 圣人之思修, 愚人之思叕。 ——《淮南子·人间训》 火(huo3)炎(yan2) 焱(yan4)燚(yi4) “火”不必讲。 “炎”是常见字。 “焱”为光焰。 “燚”为火貌。 诗例 质销铄以汋约兮, 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 丽桂树之冬荣。 ——《屈原·远游》 发机如惊焱,三发两鸢连。 流血洒墙屋,飞毛从风旋。 ——《刘桢·射鸢诗》 水(shui3)沝(zhui3) 淼(miao3)?(man4) “水”不用解释。 “沝”为水势聚集。 “淼”为水势浩大。 “?”亦为水势浩大。 诗例 小舟如凫争入浦, 呕哑卧听沝鸣橹。 拾遗近在浣花溪, 却面龙湫结茅宇。 ——《贝琼·题王立本山水图》 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 ——《元稹·遣春》 茕(qiong2)茕孑(jie2)立 “茕”、“孑”都是孤独之意。 “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见《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诗例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乐府·古艳歌》 沆(hang4)瀣(xie4)一气 “沆”是晨间的露气。 “瀣”是夜间的水气。 “沆瀣一气”指几个人气味相投,见《钱易·南部新书》: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诗例 凌扶摇兮憩瀛洲, 要列子兮为好仇。 餐沆瀣兮带朝霞, 眇翩翩兮薄天游。 ——《嵇康·琴歌》 踽(ju3)踽独行 “踽踽”为慢步之意。 “踽踽独行”为单身行走,见《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异乡丐妇,踽踽独行。 诗例 嗟我征迈,独行踽踽。 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嵇康·赠兄秀才入军》 醍(ti2)醐(hu2)灌顶 “醍醐”为乳酪之意。 “醍醐灌顶”作使人彻悟讲,多见于佛典。 诗例 昏昏醉老夫,灌顶遇醍醐。 嫔御呈心镜,君王赐髻珠。 ——《卢纶·送契玄法师》 绵绵瓜瓞(die2) “瓞”为小瓜。 “绵绵瓜瓞”比喻子孙绵延不绝,见《刘知几·史通》:緜緜瓜瓞,卜世长久。 诗例 夏殷既袭,宗周继祀。 绵绵瓜瓞,六国互峙。 ——《潘岳·赠陆机》 奉为圭(gui1)臬(nie4) “圭”“臬”均为古代测量太阳影子的仪器。 “奉为圭臬”指遵守法则,见《钱泳·履园丛话》: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诗例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子云窥未遍,方朔谐太枉。 ——《杜甫·郑公虔》 龙行龘(da2)龘 “龘龘”为龙腾飞之状。 诗例 二龙龘飞,威灵盛赫。 ——《六书·精蕰》 犄(ji1)角旮(ga1)旯(la2) “犄角”为动物之角。 “旮旯”为角落之意。 诗例 犄角皆受敌,应战实未遑。 一旦汴梁破,何足倚金汤。 ——《耶律楚材·赠高善长》 娉(ping1)婷(ting2) 袅(niao3)娜(nuo2) “娉婷”为身姿摇曳。 “袅娜”为体态柔美。 诗例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馀。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辛延年·羽林郎》 三春沣浦叶,九月洞庭枝。 洞庭枝袅娜,沣浦叶参差。 ——《萧纲·赠张缵》 涕(ti4)泗(si4) 滂(pang1)沱(tuo2) “涕”指眼泪。 “泗”指鼻涕。 “滂”“沱”均为盛大貌。 “涕泗滂沱”指眼泪与鼻涕齐飞,仿佛下了一场大雨,见《王嘉·拾遗记》:抱麟解绂,涕泗滂沱。 诗例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诗经·泽陂》 呶(nao2)呶不休 “呶呶”为多言、喧闹之状,见《王若虚·五经辨惑》:臆説呶呶,孰知真是。 诗例 惠施说万物,槃特忘一句。 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 ——《王安石·偶书》 不稂(lang2)不莠(you3) “良”“莠”均为杂草。 “不稂不莠”后借指没出息之人。 诗例 既方既皂,既坚既好, 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无害我田稚。 ——《诗经·大田》 咄(duo1)嗟(jie1) “咄嗟”为叹息之声,见《葛洪·抱朴子》:怛然心热,不觉咄嗟。 诗例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凋枯。 ——《左思·咏史》 蹀(die2)躞(xie2) “蹀躞”为小步行走之状,见《蒲松龄·聊斋志异》:蹀躞之间,意动神流。 诗例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卓文君·白头吟》 耄(mao4)耋(die2) “耄”为九十岁。 “耋”为八十岁。 “耄耋”连用指年纪老迈。 诗例 子心思犹盛壮, 吾光阴已耋耄。 不堪蝥弧先登, 尚可鼓旗傍噪。 ——《刘克庄·被旨趣行》 饕(tao1)餮(tie4) “饕餮”为凶兽,比喻贪得无厌,见《吕氏春秋》:鼎著饕餮,有首无身。 诗例 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 ——《陆游·杂感》 囹(ling2)圄(yu2) “囹圄”即监狱,见《礼记·月令》:省囹圄,去桎梏。 诗例 祸患如棼丝,其来无端绪。 马迁下蚕室,嵇康就囹圄。 ——《白居易·读史》 蘡(ying1)薁(yu4) “蘡薁”为野葡萄,见《李时珍·本草纲目》:蘡薁野生林墅间,亦可插植,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 诗例 腌者先温菘,藏者及蘡薁。 地炕蕴火多,郁养催瓜菽。 ——《屈大均·闭瓮菜》 觊(ji4)觎(yu2) “觊觎”指非分的企图,见《左传》: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覬覦。 诗例 养素体良贵,顺适无觊觎。 宵旰觌黎民,戢戢愁釜鱼。 ——《王冕·有感》 龃(ju3)龉(yu3) “龃龉”原指牙齿咬合不上,后比喻意见不合,见《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与世相龃龉,故久不仕。 诗例 渣滓至今在,县瓴分注乳。 磊落掷遐荒,龃龉不合土。 ——《张九龄·九度仙楼》 狖(you4)轭(e4)鼯(wu2)轩 “狖”“鼯”是野兽,猴子、松鼠一类。 “轭”“轩”是古代车子上的东西。 “狖轭鼯轩”形容极其灵巧的车马。 诗例 下压重泉上千仞, 香云结梦西风紧。 纵有精灵得往来, 狖軛鼯轩亦颠陨。 ——《罗隐·巫山高》 怙(hu4)恶不悛(quan1) “怙”为依仗。 “悛”为停止。 “怙恶不悛”指作恶多端,不肯悔改,见《左传》: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诗例 明主每忧人,节使恒在边。 兵革方禦寇,尔恶胡不悛 ——《岑参·阻戎泸间群盗》 其靁(lei2)虺(hui1)虺 “靁”即雷。 “虺虺”指雷声。 诗例 曀曀其阴,虺虺其靁。 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诗经·终风》 腌(a1)臢(za1) 孑(jie2)孓(jue2) “腌臜”为肮脏。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 诗例 蓦起狂飙吼蓼蘋, 雨霰飘摇雷作嗔。 穷途孑孓荒烟里, 回看恍惚凭夷尊。 ——《华日跻·北渡黄河》 陟(zhi4)罚(fa2) 臧(zang1)否(pi3) “陟”为奖赏。 “罚”为惩办。 “臧”为晋升。 “否”为贬斥。 “陟罚臧否”见《陈寿·三国志》: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诗例 于乎小子,未知臧否。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 ——《诗经·抑》 针砭(bian1)时弊 “针”为针刺。 “砭”为石砭。 “针砭时弊”意为指出错误。 诗例 惙惙气上走,不复容针砭。 自言从良友,地下心亦甘。 ——《司马光·送林公似》 鳞次栉(zhi4)比 “鳞”为鱼鳞。 “栉”为梳子。 “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那样紧密排列,见《沈括·梦溪笔谈》:鳞次相比,绸繆巩固。 诗例 榱之斯密,如翼于飞。 如鳞栉比,缭以周墉。 ——《顾况·十月之郊》 一张一翕(xi1) “张”为张开。 “翕”为闭合。 诗例 纵谈自尔外形骸, 虚舟不值呼张翕。 赤桐烧酒倾玉杯, 念君屡空此遄给。 ——《刘攽·夜携贾十五过巨源作》 WARMWINTER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击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〇有人吐槽挣了12万,有人吐槽差点没了命 〇知否知否?李清照是个毒舌吐槽专家 〇对联教程:十分钟说透对仗那些事 〇白藏阁联稿 〇大观楼如此征联,孙髯翁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白藏阁一个认真文艺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ly/9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828产地中药材行情快讯
- 下一篇文章: 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