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我从质量的角度,将石菖蒲资源分布大致分为东南区和西南区。其中大别山货为东南区的核心代表,我也将以此展开对石菖蒲东南各产区的质量研究。

“个头大、干净、饱满、质地坚实、粉性足、芳香味足、环节密集”,所谓一寸九节的石菖蒲,能在大别山货上体现出来。说起石菖蒲,集成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大别山货一定是菖蒲界的标杆,也是我们常拿来对比其他产区石菖蒲好与坏的标尺。

当我找遍全国各个产区的石菖蒲,我发现湖北、湖南、贵州的石菖蒲有时候让我傻傻的分不清;江西南部与福建、广东的石菖蒲有时候也让我傻傻的分不清,但唯独大别山货让我过目不忘。我也没能在其他产区找到与大别山货一样的质量,或者说只有相似的,却没有神似的。为何大别山货总是有别于其他产区的质量?我认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核心因素。

大别山靠近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这一线既是我国南北重要分界线,也是石菖蒲在我国分布的界线。大别山正好处在这样的重要节点上,从大别山往西南和东南方向,石菖蒲质量便出现了巨大差异。即使同为东南区的福建货和广东货,由于地理位置更加靠南,气候环境也出现了很大变化。带来的石菖蒲质量虽然个头很大,但节长、干瘪不饱满、无粉性的特征与同区的大别山货无法比拟。

作为道地药材,大别山区原本也是供应量最大产区,最近十年严重萎缩,所占市场份额很小了,恐怕当前流通的大别山货不到总供应量的10%。

曾经的大别山货

现在的大别山货

现在的大别山货,不仅所占市场份额很小,质量下降速度也是惊人的。曾经的大别山统货放到现在,完全可以拿来做选装大条使用,现在的石菖蒲质量感觉也是不及曾经的十分之一。

大别山货的加工多采取“修剪”的方式进行,一般能采取这种方式加工的石菖蒲,一般质量都是比较好的。这样加工出来的石菖蒲,最能体现出来大别山货“红皮白茬”的高品质。即使现在质量下降了,多数也依然沿用修剪的方式,只是看着不再那么的漂亮、好看了。

质量下降,是野生品种所有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当野生资源临近枯竭的时候,表现的最为明显。大别山货这个石菖蒲资源“发动机”,也不知持续为我们供应了多久,现在的它已经临近衰竭。无论是资源还是质量,都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原创信息,版权依法保护)

汝岩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确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ly/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