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干货

传承

创新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

患者女,15岁,主诉鼻涕时而有,时而无,鼻子感觉闷塞堵,甚者影响发音,耳朵也经常感觉堵,既往慢性鼻炎病史,此次发病2周余。平素畏寒,手足冷,不容易出汗,时而头晕,以前额不适为主,腰冷,饮食正常,口干但不欲饮水。大便秘结,似羊屎球一样,小便偶有不尽之感,入睡较慢,脾气急,神疲惫倦怠,健忘,易患感冒。

舌像:

思索片刻,予以处方:柴胡12黄芩9半夏9桂枝12茯苓15猪苓9生白术30泽泻9石菖蒲9郁金9香附9川芎15苍耳子6白芷9辛夷6薏苡仁15五天。一个小方子,主要有四部分组成01五苓散是的大家没有看错,这个小朋友的问题,我想到的是五苓散这个处方。因为我看到了五苓散的“眼目”,大便如羊屎球干燥,但是小便不利。其实便秘一症,临床常见三种类型:一是肠胃积热,方用承气汤类;二是传导无力,用补中益气汤类;三是气化失司,水津不布,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用五苓散类。用五苓散治疗便秘,尤其要注重询问患者的小便情况:次数多不多,每次尿量多不多等。量次数多且尿少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有的患者以便秘就诊,虽然存在小便不利的表现,但已经习以为常,或者认为小便不利与便秘没有关系。医生如果不问,患者是不会自己讲小便情况的。此外,还需注意患者的舌象,以提示水湿之象的淡胖舌为使用要点。举一个案例(作者

宋兴)周某,男,62岁,退休干部,成都市人。初诊日期:-09-22。主诉:大便秘结4年余。自述:4年多以前,大便基本正常,因重感冒住院治疗,使用大量抗生素而出现便秘,但症状不甚严重。有人授以牛耳大黄鲜叶代茶可以通便之经验方法,初试甚灵,但续服则效果日减,久而不仅完全无效,且大便秘结较前明显加重,于是转求中医调治。或投大承气汤,一服即便通而泻下如水,腹痛腹胀,停药即便秘复作,且球解如羊粪,苦不堪言。或投二地、二冬、玄参、天冬、桑椹、柏子仁类,服后效果甚微,转增恶心脘痞。渐至对各种治疗都深感失望,于是改服上清丸,初服半包有效,渐服疗效渐减,不得不追加用量并辅以开塞露,以维持疗效,苦不堪言。今经朋友反复推荐,始抱侥幸一试的心态前来就诊。感叹唏嘘,怨天尤人之情溢于言表。问诊:大便秘结难解,3~4日一行,每努责至肛裂而不下,每次服3包上清丸才能排便,小便清澈量多,饮食尚可,夜卧时有腹胀感,且有缓慢加重之势。望诊:面色晦黯,但不油垢,形体尚丰,精神萎顿,舌绛黯而胖,苔黄厚腐润。切诊:四肢欠温,六脉沉迟而弦劲有力。诊断:便秘。辨证:阳虚湿滞,络阻津郁。治法:温阳化气,通络行津。方药:五苓散加味。桂枝15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10g,白术20g,枳壳10g,桃仁15g。翌日二诊:前方服1剂,大便初段如羊屎,中段如驴粪,较前排出大为轻松。舌之绛红减退,黄滑苔亦消退近半,脉亦渐起,前方既效,坦途已现,治疗当无大难。继以原方加减治疗。02通气散说实话,这张方子是我现查的,因为突然头脑里蹦出来这个“通气”二字,患者主诉是鼻子堵,耳朵也堵,一个气机闭塞的状态。通气散原来是治疗耳聋、而不闻声音的,主要处方是:柴胡、香附、川芎,耳朵里头被气机闭塞住,我们用这三味药能疏通这个耳道,川芎上达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所以有些人一生气,那个耳朵轰隆隆响,这个小患者就是容易生气,是气机壅滞了,所以我们给疏通一下气机,并且我还使用了,香附、郁金、石菖蒲角药,增加疏肝解郁,开心气的作用。03苍耳子散这个小方大家都知道了。《重辑严氏济生方》:“苍耳散(《续方》):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辛夷仁半两,苍耳子(炒)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王子接:“《准绳》芷辛散专治鼻渊,《三因方》易名苍耳散。又谓其统治鼻中之病。按《灵枢》云:手太阴开窍于鼻,而手阳明之脉挟鼻上行,故以白芷入手阳明,疗风去腐,辛夷入手太阴,消涕止渊,然二者性皆外通九窍,升清气于表之功居多。故王好古曰:白芷与辛夷同用,则能人里托散鼻中之病矣。苍耳仁善通顶脑,去鼻中恶肉死肌,薄荷叶气味俱薄,能清至高之风热合而言之,风火在上,非辛散不能愈也。”(《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下)并且小患者有额头不清醒的感觉,白芷入阳明经,都是鼻炎导致的症状,一起解决了。我们可以再注意一下,原方还用了葱,茶二味药物。葱管它是管道,中药学里头认为,中空能通表里气,就是一些药物啊,它是中空的,它吃了能让表里疏通。之前导尿术也是取葱之通利之气。茶应当是取其清轻之气,清阳走孔窍。04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其实吧,也不算是小柴胡了,因为通气散就用了柴胡,只不过加了黄芩清热,半夏和胃降逆,三个药又是调理鼻炎的方子,就用了,不过我看用的还不是特别恰当,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这三个药针对的是鼻部的“痒痒”,对于鼻子的堵塞针对还是欠一些。最后用了15克的薏苡仁,有点薄黄苔,清一下,顺便利湿。后面是反馈阶段:这里提醒朋友们一下,就是中药起效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有些朋友找我调理,没等药吃完三天、五天就问医生,症状还是不减轻,这里强调一下,有时候需要给中药一点时间,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静静的等待五天、七天的药。让子弹飞一会。如果还是不好,再另行调整。三天过后:五天过后:并且:后继续原方调整服用。今天的小医案就分享到这里。另外,我的网上工作室已经开通,欢迎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ichangpua.com/scpgx/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