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远志
远志 光棍茶,山茶叶,棘菀,苦远志,小草根,要绕,远志肉,远志筒, 辛,苦,温。归心、肺、肾经。 儿科常用药 1,安神益智,补心,用于心肾不交,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多梦,健忘,惊悸。2,祛痰开窍,用于寒痰咳嗽,咳痰不爽,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等症。3,消痈散肿,用于痈疽肿毒,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煎服,3-9克。古代用远志多去心,否则令人烦闷。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有溃疡病及胃炎者慎用。 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宽叶远志P.sibiricaL.的根。主产于山西、陕西、吉林、河南等省。春秋两季均可采挖。 《本经》:“远志,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精气,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苑,一名细草。生川谷。” 《别录》:“定心气,止惊悸。” 《药性本草》:“治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 《药品化义》:“凡痰涎沃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愦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为小儿客忤,暂以此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魄自宁也。” 《本草从新》:“一切痈疽,敷服皆效,并善豁痰。” 《本草正义》:“颐恒用于寒凝气滞,湿痰入络,发为痈肿等证,其效最捷。惟血热、湿热之毒,亦不必一例乱投,无分彼此耳。” 远志Yuanzhi 《神农本草经》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sibiricaL.的干燥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或炙用。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煎服,3~10g。外用适量。化痰止咳宜炙用。 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 置通风干燥处。 远志的功效作用 苦、辛,温。入心、肾、肺经。 养心安神,祛痰止咳。 1.养心安神:用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症见心悸怔忡,遇事易受惊吓,常无故自感慌张不宁者,可与党参、栆仁、茯苓、菖蒲等同用。 2.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症见失眠,健忘,多梦,耳鸣者,与生熟地、茯苓、知母、枣仁等同用。 3.祛痰止咳:用于痰多咳嗽或咯痰稠黏不爽等证(如慢性支气管炎),可与陈皮、甘草同用。 远志祛痰作用大,但毒性亦大,故一般不作内服;制远志补脾益气,散郁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朱远志补心益智,定惊安神,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健忘。 1.配石菖蒲:石菖蒲利窍益气除痰,善于开通心窍,远志能祛痰开窍,安神益智,二药同入心经,均具祛痰开窍之功,然石菖蒲偏于辛散以宣其痰湿,而远志偏于苦降以定上逆之痰湿,配伍同用,相济奏效,使气自顺而壅自开,气血不复上菀,痰浊消散不蒙清窍,神志可清明,最宜用于痰气上冲、心窍不开所致的神志不清、昏懵不语或癫狂惊痫及痰浊气郁影响神明的一系列症状。 2.配朱茯苓:朱茯苓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益智。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承于心,水火相济,则寐安脑健,神清志明。两药配伍,安神定志之功力倍增,且一偏于安神宁心兼健脾渗湿,一偏于安神益智兼散郁化痰,对神志不宁、心肾不交:之惊悸,少气及失眠尤效。 3.配酸枣仁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肉安神益智,养心助脾,交通心肾。两药相伍,既滋阴养血,又交通心肾,善治肝血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及妇人脏躁证。 4.配莲子心:莲子心清泄心热而交通心肾,善治心火妄动。不能下交于肾之阴精失守;远志肉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而安神益智。两药合用,既清心热又能益肾志而交通心肾,颇宜用治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诸证。 5.配桔梗:桔梗宣肺祛痰且可排脓疗痈,古有桔梗“诸约舟楫,载之上浮”之说;远志散瘀化痰并能消肿止痛。两药伍用,理气解郁、宣肺祛痰力增,宜治肺热燥咳、痰多壅滞。 本品苦辛温燥,性善宣泄,能助心阳、益心气,又能使肾气上交于心,交通心肾,并能散郁化痰,故对痰阻神迷、惊悸健忘等证,功效甚著,又治肺有寒邪痰饮之咳嗽,对寒凝气滞、痰湿入络所致的痈疽肿毒,内服外用均能消肿止痛。 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用。 内服:3~9克,入煎剂,浸酒,或入丸散。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gx/3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耳鸣耳聋的治疗方法
- 下一篇文章: 种中药饮片信息整理基源性味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