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把菖蒲栽植基质法讲完
一、附石栽植法附石法是传统栽培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多把石菖蒲种植于奇石的洞穴或低凹处,让根扎入石缝中或附着于山石上,具体的方法如下:芒种时种以拳石,奇峰清漪,翠叶蒙茸,亦几案间清玩也。石须以上水为良。武康石浮松,极易取眼,最好扎根,一栽便活,然此等石不甚贱,不足为奇品。惟昆山巧石为上,第新得深赤色者,火性未绝,不堪栽种,必有酸米泔水浸月余,置庭中日晒雨淋,经年后,其色纯白,然后种之,箆片扺实,深水盛养一月后便扎根,比之武康诸石者细而短。羊肚石为次,其性最碱,往往不能过冬(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菖蒲)。从上文可知,利用附石法种植石菖蒲时,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山石种类,而且还要注意山石的新旧、酸碱性等。石种以昆山巧石为最上等,这早已被记载于宋代的《云林石谱》中。同时,宋代还采取了先种在圆石上,再移植于奇石上的过渡方法:“菖蒲,初种在圆石上,一再移于好石之上,极細而不粗”(宋·吴恽撰,元·张福补遗:《种艺必用》条)。二、文石栽植法文石,是有纹理之石,一般指有观赏价值的小型橢圆状石子。用文石在盆盎中栽植石菖蒲,不仅可起固定根部与植株的作用,而且文石也可成为观赏的对象之一,苏轼曾用文石栽植石菖蒲一盆:“余游慈湖山中,得数夺,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芳郁,意甚焉”(宋·苏轼:《石菖蒲赞并叙》)。三、瓦屑栽植法清代时瓦屑也成为盆养石菖蒲的基质之一。《花镜》中对此法记载到:“在夏初以竹剪修净,取细砂或瓦屑密种,深水蓄之,勿令见日“〔2〕。瓦屑保水、透气性良好,旧瓦瓦屑又具有一定的对植物生长有益的营养成分,因而,瓦屑也是盆养石菖蒲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栽培基质。四、砂栽植法《二如亭群芳谱》中对明代用砂作基质栽植石菖蒲的方法有如下记载:夏初取横云山砂土,拣去大块,以淘浄粗者,先盛半盆取其泄水。细者蓋面,与盆口相平。大巢一可分十,小巢一可分二三。取圆满而差大者作主,余则视盆大小旋绕明植。经雨后其根大露,以砂再壅之,只须置阴处,朝夕微微洒水,自然荣茂(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菖蒲)。以上文内容可知,砂中栽植法主要用于石菖蒲的盆中分株繁殖。五、木炭种植法、水培法以及综合法《二如亭群芳谱》与《花镜》对石菖蒲的木炭种植法作了如下记述:“若种炭上,炭以有皮者佳。”“至梅雨时,用米饭同子嚼碎,喷于火炭上,则子自然生。”木炭种植法多用于播种繁殖。栽植时固定于带洞的木板上,然后把根部浸入水中,可以进行水培。“根宜蓄水,而叶不宜近水,以木板刻穴架置宽水瓮中,停阴处,則叶向上”(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菖蒲)。除了上述各法外,明代以后还采用了两种或多种基质配合使用的方法,在此名为综合法,如“种以清泉洁石,壅以积年沟中瓦末,則叶细”(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菖蒲)。六、现代栽植法现代居住环境和古代不同,特别在高楼大厦中,透气保湿都比较差,所以栽植的植料也有所不同,颗粒植料运营而生,被普遍使用。一般颗粒植料有:赤玉土、仙土、火山岩、植金石等,蒲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组合使用。 文字编辑:菖蒲寿石斋 图:蒲友一拳石斋,感谢分享 最后,推荐好物: (本文来自:菖蒲寿石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gx/3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次性把菖蒲栽植基质法讲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