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特别节目话端午,述端午,端午尽在此
万水千山“粽”是情 朵朵花儿“粽”芬芳 条条河流“粽”清凉 片片绿叶“粽”芳华 根根瓜果“粽”满园 老桥新桥“粽”相连 座座山峰述“粽”畅 所有心愿“粽”实现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沙画 话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在羌乡,端午的习俗也源远流长,端午节当天一大早出门采艾蒿、石菖蒲、金银花藤、鹰爪风、三角风等药草熬水洗澡可清热解毒,挂艾蒿、石菖蒲避瘟驱毒,端午前一天(五月初四)准女婿到丈母娘家送包蛋、粽子、挂面、肘子、酒,端午节当天接未婚妻到家,丈母娘回赠包蛋、勾勾雨伞。端午节也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包蛋,喝雄黄酒,祈福康健。 一段视频让你了解端午节 述端午感动中国端午忙 文/朱国华 屈子殉国本无乐, 湘江两岸民俗多。 包蛋粽子祭忠烈, 雄黄蒲艾避妖魔。 准婿登门求佳偶, 亲孃赠伞允出阁。 龙舟赛鼓震寰宇, 传统佳节逐世波。 .5.30作 端午吟 文/黄成发 一 清江丽影话端阳 一曲离骚伴粽香. 千古风流云散尽 年年光岁祭三湘 二 泛舟浩淼咏离骚 澎湃心潮逐浪高 端午龙船飞矢疾 难寻三闾一丝绦 三 人间天上两茫茫 屈子离骚枉断肠 殉国赴江忠义尽 至今端粽仍留香 端午组诗 文/蒋国远 (一)殉国 忠臣不幸遇昏君 屈平饮恨抱石沉 千呼万唤汨江泪 似水婵娟照孤魂 (二)搜救 闻知诗人投汨江 两岸排满打捞船 香粽艾草水中放 遥寄哀思祈平安 (三)祭祀 三闾哀民之多艰 投桃报李结善缘 但看年年端午日 神州处处祭屈原 (四)挂艾 艾草昌蒲挂门边 扑鼻清芳避邪寒 祥和四季体康健 除秽增寿又延年 (五)竞舟 龙舟竞渡两千年 起自战国祭屈原 百舸争流勇者胜 蛟龙远避心胆寒 悼屈原 文/李泽海 忠臣史册一标杆, 弃世坠河数千年。 今岁又是端午日, 借酒独驾打捞船。 端午祭屈君 文/何建 从一粒棕香中 从汨罗江中 飘逸而出 楚国的郢都 你披发赤足 兀自高歌离骚 武关城下,盟约耻辱 咸阳狱中,怀王悔不当初 湘南江畔,众醉独醒 奈何,奈何 山碎国破 一跃汨罗 生,己是死 死,己然生 月下汨罗 江底忠魂 年年端午 终成你不朽的传奇 寄情屈原 文/贾坤成 国破含怨投汨江, 后人洒泪读九章。 天下兴亡心中有, 铲除贪官达小康。 端午祭国殇 文/李永兴 又逢端午话离骚 九歌天问情滔滔 屈子曹娥伍子胥 为国殇殁千古谣 忆屈原 文/李泽海 落霞飞花悲骚客, 煮酒吟诗话佳节。 几艾几粽几刘伶, 一忠一贤一清白。 端午祭三闾大夫 文/蒋国远 年年重五粽叶香 千艘龙舟赛汨江 江涛阵阵颂屈子 挽歌声声唱忠良 博闻强志明治乱 娴于辞令图国强 九歌十篇凝愁思 离骚一曲述衷肠 矢志爱国终不改 三闾大夫美名扬 一页扁舟逐浪高. 仰天长啸唱离骚 千秋遗恨知多少 烟波浩淼接九霄 ——黄成发 端午 文/何建 离骚千古忠魂冤, 汨罗江水泪花含。 端午假期国人乐, 放松身心山水间。 青艾菖蒲话端阳 勿忘汨罗恨悠长 一曲离骚千秋颂 香粽黄酒慰忠良 ——唐晓蓉 九歌天问几多愁, 抱石汨罗万事休。 秦吞荆楚终遗恨, 一部离骚照神州。 ——何建 烟波浩淼接九霄 屈君忧国咏离骚 龙舟竟度汨罗江 年年端午棕香飘 ——何建 情寄端午 文/贾坤成 屈原投江本不乐, 恰遇民间旧风俗。 门挂陈艾驱妖怪, 酒加雄黄镇鬼族。 新婿送蛋赠勾伞, 老爹包粽摇叶竹。 电视播放龙舟赛, 国魂扬波万物苏。 假如屈原没有沉江 文/慎微 假如屈原没有沉江,碰上一位贤德的君王,屈原辅佐,政通人和,那时山河锦绣,民富国强。 假如屈原没有沉江,春天来临,百花竞放,没有料峭,择一幽居,那时屈原,写出超越李杜的诗章。 假如屈原没有沉江,来到现在,穿越千年时空,以《天问》的勇气探寻世界,以《离骚》的仁心关爱苍生,也许今日,再也没有忧郁的目光。 假如仅此假如,理想没有出现,故事没有发生,不然每年今日,何须龙舟汩罗,香飘虚掩之门。 端午 文/黄成发 龙舟競渡端阳节 门挂苍蒲悬艾叶 酒气粽香屈子恨 汨罗波涌连天雪 端午 文/慎微 在沉江的那一刹那, 江水呜咽, 大地悲伤, 而你却在人民心里, 耸立了一座永恒的山峰, 山上阳光明媚。 从此, 《九歌》《天问》的花朵, 一直弥漫着悠悠的陈香, 你的身躯已不见踪影, 大地上依然飘浮着你忧郁的目光。 你惊醒世人麻木的心灵, 你敲响了黑夜的丧钟, 你叩响了沉睡许久的门, 唤醒了诗和祖国的远方。 端午祝福小常识为什么不说“端午快乐”? 细心的亲发现没?祝亲朋好友“端午节快乐”是不恰当的,好比清明节,没谁祝谁快乐的……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因此,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显然就贴切得多。同时,端午也是古老的亡灵纪念日之一。所以我们端午节我们祝福亲朋好友不用“快乐”二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既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与时俱进,端午小长假也是走亲访友、旅游观光的好时节。 端午节,已来到,送个粽子问声好, 祝您: 工作勤奋“粽”顺利; 事业兴旺“粽”成功; 生活惬意“粽”美满; 万事无忧“粽”好运! 端午节安康! 心系北川端午安康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gx/1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嘿,听说我们的除夕夜是一样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