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埔过年习俗
明天就廿四了,入“年架”咯,进入“年架”眨眼就要过年了,咱客家人过年都有些啥风俗呢,这次为大家奉上由网友“桑梓情怀”好几年前根据回忆写的咱船埔过年风俗的文章,当然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一些习俗估计也已悄然发生变化,比如除夕当天洗石菖蒲水,是否整个船埔都还是沿用这个习俗,正月初的时候每个村“营老爷”的时间估计也各不相同,还有就是大年三十各个村举行的活动也有变化等等,各地的老乡们可以反馈给我们,以便更新。 船埔人过年,体现出山区客家人勤劳、俭朴、敬老爱幼的淳朴民风民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顺、家顺、财丁兴旺的良好心愿。主要体现在年前准备、过年阶段与年后期中,表现的完善完美。 1年前的准备阶段 在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年代,山区人为了过年,就会很早利用当地的特产做准备: 详情↓ 1.秋收时,选好稻谷或糯米做米干,以便节日做米呈(又叫米花饼),最少的也要准备一格,多的有7、8格(好像一格一般是块),这是以前乡村很时髦的小吃,经济香脆,香甜可口,可招待客人又可做点心; 2.利用自己养的鸭子做鸭脯,以便节日或平时做菜用; 3、利用农闲或妇女山上准备柴火,在当年缺点没燃气的年代,这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柴火不但要做年用,还有准备到春雨连绵之时使用,不然到时春来到,春雨连绵、又是春耕春种农忙之时,巧妇也难无柴之炊了; 4、加工粄(自造字,音bǎn,粿之意)粉及大米,晒干备用。在没有碎粉机、碾米机的年代,这主要也是妇女们一项最为艰辛的工作,对要做几种米反,用米多的家庭来说,人工推磨、捣臼等工其中辛苦滋味,是没有经历之人难于想像的,有一句口头语,也许是最好的写照:推磨拉锯,人请莫去; 5、家长为了过年的家庭成员能穿上新衣服,在经济缺乏的年代,也是一项当家的头疼工,要想尽办法为每人最少备一件新衣,请人量体裁衣加工。就是今天,家长也要想办法为家中的老少准备新衣。 2过年阶段 农历腊月廿四,人称到了小年,当地人称入“年架”,可以说进入过年吧。这段时间到除夕,农妇们会把家庭用具搬到河边清洗一新,厨具碗筷、被席蚊帐、桌椅板凳、鸡笼等等能够清洗的东西,都会挑选天晴之日进行,打扫房屋蜘蛛网,清理烟囱,做米呈、做年糕、炊碗米反等工;大多数男人们会乘最近的圩日去购买年货,山上割草准备过年的牛草,冬作物除草施肥浇水等工。到了年三十,农妇小孩,早早就起来杀鸡杀鸭,准备年三十的丰富晚餐;男人则年前最后一次给菜施肥浇水,清理天井卫生工作。 真正的过年开始,一些良好习俗流传: 详情↓ 1、年三十大扫除、煮石菖蒲水洗澡 年三十这日当地说为“大天赦日”,可以动土大扫除。为此,这天,男人们主要的工作清理屋前屋后,清除污垢杂草,平房对屋基边培土夯实,不平整地方进行填补,为保持明年一年的环境卫生、健康舒适生活做了准备,对今天人的生活来说,无不是一种良好的行为。 煮石菖蒲水洗澡,也是当地一大习俗,当天,人们都会到水沟去采回石菖蒲,到下午煮水给大人小孩洗澡,祈求洗去晦气,来年平安身健,因石菖蒲具有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的功效,这种也无疑是一种良好健康的习俗。 —— “石姜湖”又名“石姜蒲”,书名“石菖蒲”,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多产于水边石缝中。它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春生青叶。其叶如蒲,先端渐尖,而面均光无毛,暗绿色,平行叶脉,叶有香气,芳香开窍,和中辟浊。它生命力强,根茎可供药用。 因为它有上述的芳香味和药性,生命力又强,无副作用,在除夕下午,把它放在锅麻(铁锅)里煮,煮成的热水供全家人洗身(洗澡)。人们洗后浑身芳香、清心醒脑、精神抖擞,表示增加了一岁,象征着人们来年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2、年三十拜祖宗 年三十拜祖宗,是人们感恩的体现。这天,人们除了要去神坛“还神”,还年初的“许愿”之外,忘不了养育的祖宗。饭前把准备好的“三牲”、米反、酒、糖果等,摆在厅中八仙桌中,上香、请神、烧纸钱、放鞭炮后,取回食物做年夜饭吃。吃年夜饭的敬老爱幼的体现还在晚餐之中,家中有老人的,媳妇都会为老人准备一个“酒碗”老敬老人,酒碗放上最好吃、也是老人比较容易嚼碎的鸡腿肉、蛋等、加上少许酒。没老人的,会把好吃的肉给小孩吃,物小义重也。 从年三十开始,民间舞狮队会从一个村寨开始贺年拜年活动助兴,到家家户户大厅、灶台参拜,大人会在狮子进出门之时拔狮须,为婴儿避惊;参拜完到开阔之地,表演一番狮舞、各式拳术、逗乐,人们围观欣赏,当然家家户户离不开赏钱了。过年期间,一些村寨也会请戏班演戏助兴。 另外,从年三十到年初二晚上,人们也保留着点灯不熄灭的习俗,在厅、房间日夜点着灯火,灶台上夜点着灯火还摆上大桔(柑子),保持处处日夜明亮,也是祈福一年红红火火之意。到年初三夜,要为老鼠行嫁,就不再连夜点着灯火了,这也看出当地民风淳朴、做事不做绝之意。 灶台上点着“水油灯”,还放着大吉,这个很深很深的记忆。 图片来源:船埔社区论坛网友:jiegege 3、年初一吃素、贴春联、留财 年初一吃素,按现在来说,是当地一种科学、健康的良好饮食习惯,年三十吃了大鱼大肉,对现在经常吃肉的人来说,没有啥事,但对以前或平时少吃的人来说,很容易吃腻消化不良,吃点素材、酱菜,清淡可口,易做易吃易消化。 春联,旧时习惯在年初一,一般是到商店买了红纸,根据自家的需要,请当地书写高手写,一般也是挑选现成对联,也有“才子”根据自家之况出对书写张贴了。 留财习俗就是当地人年初一晚上一般不洗澡,特别是儿童,表示留财之意。按现实来说,冬日天气寒冷,过年又没做粗重农活,没出汗,不洗澡也是一种勤俭节约的行为吧。 另外,女人也会在这一天,忙着做米反:准假喜米反、印米反、船仔米反等,准备明年回娘家的礼物,妇女、姑娘们手脚灵巧专心做,大男人们如果不去游玩,也会帮手做印、炊等工。 4、年初一拜祖宗、回娘家、游神 年初一拜祖宗,这又是船埔当地的一大习俗:初二凌晨,一般三点多,女人到要起来,准备“三牲”、早餐了。这是有点赛早赛谁鞭炮响多之意,各房族汇总拜后,燃放鞭炮,上下屋、临近村,尽情燃放,为了响亮,有些还用火药放起火铳,响声震耳,好一派欢庆吉祥之兆。有些人饭后重新睡一觉才天亮。 女人初二回娘家,这习俗看来到处差不多一样,不过我们当地放的物品:如蛋、米反等东西要双数,用竹篾编制的精致箩格装好,再在上面放两根蒜及新年贺帖,有些再用小箩筐装,挑着、带着儿女探亲,有些小孩太小,不善走路,就放在小箩筐里挑着去,一般是初二出门,当天不回的话,年初三是“穷鬼日”,不回家,年初四才回。时至今日,科技发展,交通便利,竹篾箩格被塑料代替,车辆来回快捷,很多习俗也随着改变了。 另外,一些村寨也开始举行游神活动,把原来供奉在寺庙的神像,抬到各家各户去参拜,配以八音锣鼓、彩旗等,为乡村的节日增加气氛 正月初四梅树“营老爷”图片来源:船埔社区论坛网友WZ9 图片来源:船埔社区论坛网友PEKING 3过年后期阶段 年初三后,过年可谓结束,人们的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紧要的农活也会抽时间做,但人们还是沉浸在节日的情怀之中,即使是干活也是很不在意,用多姿多彩的一些活动,为过年的后期画上圆满的一笔。 详情↓ 1、正月初七吃七样菜擂茶 初七日称“人日”,当地流传着煮“七样菜擂茶”的习俗。一大早,家庭主妇便会去菜园采摘七样菜回来,中午煮擂茶吃,“擂茶”是当地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开胃爽口、解暑消滞。过年以来,人们吃油腻、煎炒炸食品、糖果等东西多,又少干活,难免胃口不开,吃顿擂茶,清清肠胃,几天饱肚子又保健,何乐不为。 2、正月初十补小天穿 正月初十当地称为“天穿日”,意为补了天穿的洞,老天一年会风调雨顺,保佑人们取得好收成。小天穿比较简单,一般是做米反用锅煎来吃就是了。现在看来,除了人们祈福的良好愿望以外,也许是以前人们耕作艰难、食品缺乏时期想饱饱口福养成的习俗吧。 3、正月十五闹元宵、“偷”青 闹元宵,许多地方有元宵大过年之庆,但船埔人一般比较随便了,也就是杀鸡鸭、做汤圆等格式米反来吃庆贺。 元宵夜当地保留“偷青”的习俗,晚饭后,青年男女,会乘天黑到别人的菜地“偷”摘一些青菜来煮擂茶吃,谓之“打斗四”。这夜谁被偷摘了青菜也不会骂人,但偷摘的人也会懂事,各个菜园象征性摘一点,不会损坏作物。 4、正月十六祈福 正月十六,人们会带三牲、糖果、米反到当地神庙为家庭祈福,祈求神灵保佑一家老少一年安康顺利,财丁兴旺。没探过的娘家或亲戚,人们也会乘今天去探亲。 5、正月二十补大天穿 补大天穿日与补小天穿日相同,只是大天穿之后,表示年真正过完了,要转入春耕春种之中了。 作者:桑梓情怀 整理:船埔社区 图片除底下注明来源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专业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gj/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静谧闲逸的现代中式,谱写最智慧的生活梦境
- 下一篇文章: 悟石修心菖蒲附石的制作和盆景夏季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