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宝

最近总觉得口干舌燥,身体感觉不舒服,心情也变得不好了,这是传说中的“悲秋”吗?

菜菜

我也这样,不知道怎么回事,忧伤~

其实,秋季被说成是“多事之秋”不无道理。从夏秋换季,到秋凉、秋寒变化,再到秋冬换季,气温、干湿变化很大,很多疾病会在不经意间偷袭,让人措手不及,该怎么应对?

鼻干眼干、口干舌燥

近日来,窦先生常感觉鼻干眼干、口干舌燥。专家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类似窦先生这样的症状,以及部分市民还会出现的皮肤干裂、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其实都是由于肺燥引起的。

年|秋

对策:防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积极补充水分。一般情况下,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约为毫升。到了秋天,为了及时补充这些损失,每天至少要多喝毫升以上的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此外,也可以适当喝点吃点酸甜的果汁或水果等食物,用以酸甘化阴,比如柠檬水。

食疗方:①西洋参5克、麦冬10克;②沙参10克、玉竹10克;③麦冬10克、天冬10克;④石斛10克、黄精10克,煎水或加入肉类煲汤喝。

舌苔厚腻、少气懒言

廖阿姨最近经常会感到头晕、胸闷,做事也是丢三落四,有时候,头部还有被裹住的感觉或是如钟罩着一样。早晨起来刷牙一照镜子,舌苔很厚很腻,人也觉得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廖阿姨说,全身具体哪里不舒服自己也讲不出,但又觉得哪里其实都不舒服,心慌胸闷时那种无力疲劳感还会加重。

年|秋

对策:从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应对秋季干燥就要润燥滋阴。但同时,有些人又挟带着湿重、有痰(中医所谓的“痰湿困脾”不同于西医的痰),所以才引起了身体诸多不适和疲乏无力感。针对这种情况,可适当考虑煲些养生茶饮调理。

食疗方:该症状适宜用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益智仁10克、桑椹子10克、生甘草5克、茯神20克一同煎水喝或和粥一起煮着吃。石菖蒲、茯神功效祛痰湿,远志能增强记忆力,益智仁、桑椹子功效补肾,生甘草调和好味道,同时还能祛燥、防上火。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进入秋天以来,白领张小姐就一直被便秘困扰,早上起床要在卫生间待上近40分钟,结果往往还可能无法解决“下水道”问题。更难受的是,没几天张小姐的口鼻附近就起了一圈痘痘,又红又肿、痛痒难当。

在秋季,除了大便干结以外,排便慢或者排便周期一般也会比平时更长,甚至可能出现多天不排便等情况,这都是秋燥便秘的典型症状。

年|秋

对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便秘首先应当弄清病因,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比如说,脾胃虚寒、血虚气弱的人不适合服用含有大黄的泻药,因为大黄性苦寒、易伤胃气;又比如老年人多脾胃虚弱,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有些老人还伴有气虚等症状,所以泻下时应当选用药性温和的药品,而不能不加区别乱服泻药,否则会发生不良后果。

此外,中成药麻仁胶囊,或五仁丸(郁李仁5克、柏子仁9克、炒北杏15克、桃仁15克、松子仁5克、陈皮15克一起制成)也可以缓解症状。

食疗方:要预防或缓解秋燥引起的便秘,可以用些滋阴润肺的药材,比如生地、玄参、麦冬、北杏等,煲好后加温热的牛奶一起喝下去,或者加些肉类煲汤,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以改善便秘问题。还要多进食一些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麦片、冬菇、番薯、玉米等,增大食物的残渣量,易于产生排便反射。

嘴唇干裂、起疱溃疡

在秋季里,咽干唇裂、流鼻血的宝宝不在少数。这其实也与秋燥有关。一旦燥邪侵犯小儿,宝宝的嘴唇就可能出现乳白色浸润,甚至干裂、脱屑,这也是宝宝体内明显缺水的表现。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等口角炎或口角溃疡。

年|秋

对策:家长在秋三月里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嘴唇干燥时,最简单的方法是抹点润唇膏。如宝宝嘴唇干裂严重、舌边尖红,已经出现烂嘴角,口气较热,则是明显的内热有火,应提醒孩子不要用舌舔嘴唇,可以冰硼砂加蜂蜜调和外敷。

而如果宝宝是鼻腔流血,平时则可在鼻内涂些四环素软膏和金霉素软膏,使鼻粘膜保持湿润。

食疗方:多吃点凉瓜、山竹、雪梨等瓜果清热生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也可经常煲一些滋润的汤水给宝宝饮用,如雪梨无花果瘦肉汤、木瓜雪耳糖水、红萝卜马蹄汁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秋令进补,红肉、白肉营养大比拼!看看专家怎么说!

霜降,秋意已暮,新冬将至!请收下这份防病养生的秘诀!

年10月刊

                







































白癜风前期症状
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iuerfeng.com/scpgj/4260.html